by Mandy Ou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發表的白皮書,2019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多達149 萬1420 家,佔了台灣全體企業的97.65%。 或許從國際的觀點來看,台灣的各大科技產業揚名全球,但以台灣的角度而言,中小企業才是整體經濟構成的大宗。 您也是中小企業主嗎?創業的這條路上感到迷惘嗎? Gina&Mandy 將每兩週為大家邀請一位闆娘獻身說法,與大家談談創業歷程之甘苦秘辛 請務必鎖定每週三、五,一起來聆聽「闆娘Talk Show」! 一杯咖啡,讓我們更有動力→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a89c2313-e53d-44ae-9b8e-0e7cba49d3d6 敬請免費訂閱加分享給您的好友喲!感謝支持!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9/20/2022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April 17, 2025
🌄 張家界旅遊景點總覽 📍 1.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武陵源景區) ✅ 世界自然遺產,亦是《阿凡達》哈利路亞山的靈感來源。 特色: 袁家界景區:有名的「乾坤柱」(即阿凡達山) 天子山:觀景平台極佳,雲海日出令人驚嘆 金鞭溪:沿溪而行,幽靜清新,適合輕鬆健行 📍 2.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以壯觀的「天門洞」而得名,是一座城市中的高山 必看重點: 天門洞:天然穿山洞,視覺震撼 玻璃棧道:懸空在峭壁邊,可挑戰膽量 天門山索道:世界最長高山索道,全長7公里以上,從張家界市直達山頂 📍 3. 黃龍洞(溶洞奇景) 位於武陵源區,是中國最大的溶洞之一 洞內有地下河、鐘乳石、石柱等,宛如童話世界 有部分可乘船參觀,十分特別 📍 4. 寶峰湖 青山環繞、湖水碧綠,有「人間瑤池」之美譽 可搭乘遊船賞景,感受與山水融為一體的靜謐氛圍 📍 5. 大峽谷 + 玻璃橋 世界知名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就在這裡! 是世界最長、最高的玻璃橋之一,全長約430米,底下就是萬丈深谷! 🎯 小提醒與旅遊建議 建議旅遊天數: 至少 3~4 天較能充分體驗 最佳旅遊季節: 春秋兩季(4~6月、9~11月):天氣舒適,風景最美 穿著裝備: 建議穿運動鞋或登山鞋,許多景點需要步行或登高 住宿推薦: 張家界市區適合住一晚,方便前往天門山 武陵源區適合深度遊玩森林公園,可住2晚以上 🎥 張家界曾作為取景地的作品 🎬《阿凡達》(James Cameron) 🎬 多部中國古裝、仙俠劇也都在此取景,場景如夢似幻 如果你喜歡大自然、壯觀山景、空中體驗(索道、玻璃橋),張家界絕對是你人生清單上不能錯過的一站!🌟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April 15, 2025
🎯 1️⃣ 蛇年出生的人,常被視為「有點孤」? 節目中提到,蛇年出生者常被描述為思慮深沉、不愛交際、獨來獨往的性格,這種刻板印象延伸出他們在人生中容易與人保持距離,進而有較高的「孤老感」。 2️⃣ 孤獨老化的真實面貌 台灣社會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獨居人口日益增加,許多人在退休後,失去職場連結、親人凋零,生活陷入孤寂。 節目提出:「不是你想孤獨,而是沒人陪你不孤獨」,點出社會支持系統斷裂的無奈。 3️⃣ 孤獨死的社會現象 所謂「孤獨死」,不只是物理上的「無人送終」,更是心理與情感層面上的被遺忘與被忽視。 許多長者即使活著,也感到與世界脫節,這是一種深層的孤單。 4️⃣ 我們能怎麼做? 建議透過建立「社區共老、友伴關係」、參與公益活動、定期社交,避免社會隔離。 鼓勵提前規劃老後生活,包括健康、財務、居住與心靈層面的準備。 💬 這集節目讓人深刻感受到「孤獨」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而是一種橫跨年齡層的共感情緒。 在都市化、高科技的世界中,我們習慣了與人保持距離,但也因此少了「被需要、被理解」的機會。 蛇年不一定多事,孤獨也非宿命。 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還有能力的時候,經營人際、關心彼此、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光。 若你對節目內容有共鳴,不妨也思考一下: 你身邊有哪位獨居長者正在默默生活? 你自己的老後藍圖是什麼模樣? 🌱 趁現在,讓彼此的生命不再孤單。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April 10, 2025
清明節的由來可以從歷史、節氣和民俗三個角度來看,讓我們一起簡單梳理一下: 🌱 一、節氣由來 清明原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大約在 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 這個節氣的特色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氣候轉暖、春耕開始,是農耕社會中非常重要的時節。 🕯️ 二、清明節的習俗由來 後來清明節變成了一個紀念祖先、掃墓祭祖的節日,這跟一個更早的節日 ——「寒食節」 有關。 🥣 寒食節的故事: 相傳春秋時代,晉文公重耳流亡時,忠臣 介之推曾割股(割肉)煮湯給他喝。後來重耳登上王位,賞賜群臣卻忘了介之推。 介之推不爭功,隱居深山。重耳為了請他出山,放火燒山,沒想到介之推卻和母親雙雙葬身火中。為紀念他,就有了「寒食節」,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 寒食節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兩天,人們會去掃墓祭祖、表達懷念,後來這個習俗被整合到清明節中。 🌸 三、清明節的習俗 掃墓祭祖:清除雜草、燒紙錢、供奉祭品,表達對先人的追思。 踏青郊遊:古時候也是一個出門踏青、賞花的日子。 放風箏、盪鞦韆:以前很多人會利用這天親近自然,是節日氣氛比較「動靜皆宜」的日子。 📜 總結一下 清明節結合了 節氣農務 和 慎終追遠 的文化傳統,是中國最具文化意涵的傳統節日之一。 —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