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胡志彊牧師
花蓮 北埔基督長老教會宗教教育-成人教育(主日學)課程- 1.以基督的心為心+2.雅各書精讀+3.一場遊戲一場空嗎?+4.『聖靈的九種果子』 +5.上帝十誡的信仰價值與生活運用+6.基督徒的理財之道+7.使徒信經.共七個課程教學實況錄音. 8.禱告會信徒聖經課程教導. 胡志彊牧師 曾任玉山神學院兼任老師6年和花蓮區女子神學院老師約20年. 教學特色就是輕鬆的口語化上課--信仰生活化 生活信仰化 提供音訊+和課程文字大綱,方便看字聽課,幫助學習者思考上帝的話語。 胡牧師的四個podcast節目(2022-7/5同時開播) (1)華語主日禮拜證道 https://player.soundon.fm/p/684308a6-4a5b-4d97-b349-be8a3e5ec12f (2)成人主日學課程 https://player.soundon.fm/p/084a304f-1808-47f5-8482-cc07e923ca21 (3).台語開槓吃便當(台語): https://player.soundon.fm/p/7c80af3b-2ff7-4373-bd50-e2d07c92d274 (4).更新的時刻+永恆的讚美-每日清晨靈修 https://player.soundon.fm/p/f5869040-006a-4915-b721-723e953c7bbc 想自聽-獨樂樂 或 快分享-眾樂樂! 歡迎您按鍵傳信息,只為主福音;願上帝祝福您!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7/7/2022
Email Addresses
0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June 26, 2024
2024年北埔教會禱告會-「讓你在聖經中遇見主耶穌」 尋找耶穌口中,那真正無用的僕人 路加福音17:7-10 7: 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喫飯呢.8: 豈不對他說、你給我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喫喝完了、你纔可以喫喝麼。9: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麼。10: 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 2024-06-05 神學院培養上帝國度的工人-『尋找耶穌口中,那真正無用的僕人。』 1. 社會菁英主義下的『專業人士』vs教會中的卑微『主的僕人』。 2. 社會勞資關係中的『權利和義務』vs教會中的『好牧人期待』。 2024-0612 3. 誰是教會中的主人?—上帝的僕人vs信徒的奴僕。 4. 僕人能否期待主人的『感謝』?—我的成就與努力成果vs我的本分與職責。 2024-0626 5. 耶穌口中,那真正『無用的僕人』他是誰? (1).這僕人耕地、放羊、在田裡做工、為主人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主人。 (鄉下教會的服事多樣性) (2).他完成了主人所吩咐的一切。 (能力被主人肯定—5000、2000、1000銀子) (3).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受託者的本份) a.本份是個『界線』,不要超越。--夏娃受蛇引誘就是想『超越界線』。 b.本份是種『認知』,自我身分的確認—你是主人,我是僕人。 c.本份是也是『機會』,不足與欠缺的『無用』-僕人的標準是否真是主人的期待。 6. 我們都當是『無用的僕人』,牧師成為教會的工頭,帶領我們向主耶穌盡本份。 僕人的生命與職份都是屬於主人的,能得到主人的信任是奴僕有忠心的讚許,若能與主人同席餐宴更是莫大的榮耀。作一個服事者最大的忌諱就是努力彰顯自己的成就,追求自我的利益權貴,忘了自己只是僕人的身份,一切都是應該作的本分。 結論: 當國家社會教導我們追求『爬更高、爭更多』時。耶穌自己卻成為『義僕』,為世人的罪在十字架上受難,為要赦免我們的罪惡。他說當揹起十字架、捨己並跟隨他,就是立下一個榜樣。有限之人能否參與上帝國度無限之事,關鍵在於上帝的呼召賞賜身份;也在於自覺我是『無用僕人』的回應-不是感動,也不是放棄權利,更不是奉獻犧牲。而是,這原是忠心僕人應盡的本分。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June 12, 2024
2024年北埔教會禱告會-「讓你在聖經中遇見主耶穌」 尋找耶穌口中,那真正無用的僕人 路加福音17:7-10 7: 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喫飯呢.8: 豈不對他說、你給我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喫喝完了、你纔可以喫喝麼。9: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麼。10: 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 2024-06-05 神學院培養上帝國度的工人-『尋找耶穌口中,那真正無用的僕人。』 1. 社會菁英主義下的『專業人士』vs教會中的卑微『主的僕人』。 2. 社會勞資關係中的『權利和義務』vs教會中的『好牧人期待』。 2024-0612 3. 誰是教會中的主人?—上帝的僕人vs信徒的奴僕。 4. 僕人能否期待主人的『感謝』?—我的成就與努力成果vs我的本分與職責。 5. 耶穌口中,那真正『無用的僕人』他是誰? (1).這僕人耕地、放羊、在田裡做工、為主人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主人。 (鄉下教會的服事多樣性) (2).他完成了主人所吩咐的一切。 (能力被主人肯定—5000、2000、1000銀子) (3).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受託者的本份) a.本份是個『界線』,不要超越。--夏娃受蛇引誘就是想『超越界線』。 b.本份是種『認知』,自我身分的確認—你是主人,我是僕人。 c.本份是也是『機會』,不足與欠缺的『無用』-僕人的標準是否真是主人的期待。 6. 我們都當是『無用的僕人』,牧師成為教會的工頭,帶領我們向主耶穌盡本份。 僕人的生命與職份都是屬於主人的,能得到主人的信任是奴僕有忠心的讚許,若能與主人同席餐宴更是莫大的榮耀。作一個服事者最大的忌諱就是努力彰顯自己的成就,追求自我的利益權貴,忘了自己只是僕人的身份,一切都是應該作的本分。 結論: 當國家社會教導我們追求『爬更高、爭更多』時。耶穌自己卻成為『義僕』,為世人的罪在十字架上受難,為要赦免我們的罪惡。他說當揹起十字架、捨己並跟隨他,就是立下一個榜樣。有限之人能否參與上帝國度無限之事,關鍵在於上帝的呼召賞賜身份;也在於自覺我是『無用僕人』的回應-不是感動,也不是放棄權利,更不是奉獻犧牲。而是,這原是忠心僕人應盡的本分。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June 9, 2024
NO.18 北埔教會成人主日學-『一場遊戲一場空?』課程 作者:奧柏格 (John Ortberg)譯者:許麗珍 出版社:天道 2024-5.19胡志彊牧師 第十七章:再多也不足夠 人類成功累積了大量物件,可是,世界上的喜樂卻愈來愈少。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1. 在《蓋世梟雄》(Key Largo)這套古老黑白電影中,羅賓遜 (Edward G. Robinson)飾演一個貪婪的歹徒,生活充滿了暴力和詭詐。有人問他,為甚麼過著這種生活?他想要甚麼?他頓時臉色一沉。他不是會思考反省的男人,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2. 一名人質提出一個答案:我知道你想要甚麼。『你想要更多』。 他臉上閃出神采,說:「對,就是這個。這就是我想要的。我想要更多。」他所飾演的角色相信所謂「更多」。以為再擁有多一天就會足夠的神話。如果我們相信這神話,就會把自己的生命都花在尋找「下一樣東西」上。我們不斷希望下一樣東西,期盼它能真正滿足我們心靈的泉源。 3.我們經驗到真正的心靈滿足,接著卻又煙消雲散。它總是會煙消雲散的,然而,我們總是想要更多的棋盤,並成為操盤手。我們已看過以感恩的心玩人生遊戲的重要性。然而「想要更多」的渴求,因為即使是我們當中最能感恩的人,也要經歷「想要更多」的痛苦。 4.卓思寧(Michael Drosnin)著寫了一本書,描述一個男人的故事-霍華德·休斯(Howard Hughes),他的名字變成『渴求更多』的同義詞。他想要更多的財富,於是建立了當時一個極大的金融帝國。他想要更多的享樂,於是引誘或付錢,招攬能用金錢買到的最有魅力女人。他想要更多歷險的奇遇,所 以創下天空速度紀錄,並設計、建造及駕駛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飛機。他想要更多權力,所以獲取足以惹來國會嫉妒的政治力量。他想要更多的魅力,結果他勇闖荷里活,擁有電影製片廠,去追求女明星。 5.卓思寧講述這個男人的人生結局:他是個恐怖浪漫劇式的人物,準備好要進入墳墓。最終成為一個毒品癮君子,卻又是一個身家億萬的毒販企業家。 6.有一個女人-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得到最多人拜倒其裙下。每個女人都羨慕她,每個男人都想得到她。她有美貌、財富,而且很有名望,以致在我執筆那一天,即是她死後四十年,她數以百計的私人財物還在南加州拍賣。然而,臨終時她竟是孤身一人,且死於自己手中。 7.我們各人都表示反對物感主義,在美國的美國人太重視物質享受了,巧合得不得了,我們當中幾乎有同等百分比的人想擁有更多。我們並非想成為物慾主義者,我們只是想要更多。 2024-0526 北埔教會主日禮拜證道-胡志彊牧師 2023-1.1智慧之王所羅門的成就-列王記上10: 1-5&23-24 <a href="https://player.soundon.fm/p/684308a6-4a5b-4d97-b349-be8a3e5ec12f/episodes/81596354-81c6-4b2a-a5f3-8a42ef33a683**">https://player.soundon.fm/p/684308a6-4a5b-4d97-b349-be8a3e5ec12f/episodes/81596354-81c6-4b2a-a5f3-8a42ef33a683</a> 2023-1.8成就之王所羅門的失敗-列王記上11: 1-10 <a href="https://player.soundon.fm/p/684308a6-4a5b-4d97-b349-be8a3e5ec12f/episodes/6784372e-3b21-475d-856c-55e7ecaac96d**">https://player.soundon.fm/p/684308a6-4a5b-4d97-b349-be8a3e5ec12f/episodes/6784372e-3b21-475d-856c-55e7ecaac96d</a> 8.欲望之王-所羅門王,傳道書基本上是講述他對 「下一樣東西」的追尋。他身處一個獨一無二的位置,他已擁有世上無人能及的財富、權力和才幹。「我專心……..) 這個片語在書中一再出現。他並非只是輕率的涉獵,他寫道: 「我自己心裏說:「來吧,我用享樂試試你,讓你看看有甚麼好」:極奢華的派對、各樣珍禽異獸、華麗得難以言喻的宮殿、供養後宮佳麗一千個妻子。 「我眼中所求的,我都不禁止;我心所喜歡的,我都沒抑制。」 9.他努力取得過人的成就。他建立自己的國家,使之成為最興盛的大國。他每年的進帳超過二十五噸黃金。他的判語是:『我又看到日光之下有一件虛空的事。有人孤單無依…仍勞碌不休,且也不以自己的財富為足。他問:『我勞勞碌碌,刻薄自己不去享受,是為誰呢?』這也是虛空,是勞苦的擔子。」「人的一切勞碌都為口腹,他的心卻還是填不滿。」「貪愛銀子的,不因有銀子滿足。」 他的總結是,裏面根本沒有他想要的 「下一樣東西」,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帶給他永遠的心靈滿足。 10.美國知名清談節目主持人普拉格(Dennis Prager)提到廣告的精彩之處所震撼,全因為四個字:『完全滿意」。誰曾真的對任何東西感到完全滿意呢?試想像這些廣告: 如果你不完全滿意你的配偶,只管致電我們。 如果你不完全滿意你的身材,只管致電我們。 如果你不完全滿意你的教會,只管致電我們。 我們根本不會對任何東西感到完全滿意。為甚麼我們不會對世界上任何東西感到完全滿意?或許是因為我們有太多要求了,或許是因為我們為自己的欲望築堤防護、為生命所給予我們的勉強接受,又或嘗試禁止自己想要任何東西。 又或是因為我們受造之目的,是這世界根本不能滿足的我們卻企圖,不按設計者的本意去玩這場人生遊戲。 11.享樂跑步機-我們很快就適應在生活中獲取或達成的東西,並將之奉為理所當然。我們獲取了想要的東西,會感到一點兒滿足的快慰,但在我們未得到時,就會感到缺欠。結果,我們唯一得到的「更多」,是濃烈的缺欠感。我們有一種看似無限量的能耐,將過去只是「想要」的東西,變成我們「需要」的東西。 12.我們活在所謂「否認充裕」的狀態中。數以百萬的男性女性都會建構周密的心理理據,以致把自己看成是物質貧乏的人,並且藉此成功地增加他們的不快樂。2000年美國人評估為必需品的項目: 第二輛汽車、第二台電視機、多過一部電話或手機、汽車空調、洗碗機… 13.洛普民意調查中,受訪者平均認為自己還需要多一樣東西才可變成富有,那東西就是「更多」。這是患上一種所謂「參照焦慮」(reference anxiety) 即是『當然權益』的病徵,就是要和富裕的鄰居看齊。 我們不會問,已擁有的房子或汽車是否已滿足我們的需要。 我們只會問,是否比我們鄰居更優勝。我們發瘋似的工作,就是為此而已。然而,當你富裕的鄰居加碼一個游泳池時,你會跟著做呢? 14.全世界投資者喜歡談及歷史上其中一次最奇怪的投機熱潮—十七世紀在荷蘭出現的狂潮,稱為「鬱金香狂熱」。全國都患了『審判力受損症。』 我們整個國家都在囤積鬱金香,因為相信它的價格會無限地上升。在最高峰的時候,人把全副身家都揮霍在一個球莖之上;一個罕有的球莖,身價足以買起一整家賺錢的啤酒廠。…最後,鬱金香的價格跳水式世垮掉後,荷蘭的整個經濟頓時崩潰。國家法院訴訟案件多至天文數字的地步,法庭根本無法應付。經此一劫之後,荷蘭人夢醒後,就不再那麼會亂花金錢了。 2024-0602 15.「我們患上的毛病,甚至更加危險。你有沒有問過,為甚麼一個「貪求更多」的神話會如此具影響力?對此,使徒保羅警告我們 「貪心就是拜偶像」。換言之,我們的問題並不單單是想要更多我們,不是只有身軀的物體,我們乃是有靈魂的生物。 我們渴求生活的意義,我們渴求愛,我們渴求拯救我們最深層的飢渴,這是屬靈的飢渴。隱藏在我所有渴望之下的情況是,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上帝。 16.我們的問題並不單單是想要更多。我們不是只有身軀的物體,我們乃是有靈魂的生物。而且受造物需要與上帝和好,從我的身體和靈魂這小小的創造部分開始。然而,我的渴望常常扭曲了。 當建築公司只為浮誇地擴張建築物,一名建築公司的員工說:「我們都在賣沒有人需要的東西。」然而,人們內心的問題是:『我們所需要的,卻沒有人在賣。』 17.只有生命,包括了它所有的愛、喜樂及欣賞的力量,能夠培育出最多既崇高又快樂人民的,就是最富有的國家;能夠將自己的生命發揮得最完善,並且具有最大影響力去造就別人生命的,就是最富有的人。」 18.或許我們那永不滿足的本性,正在告訴我們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不能完全滿足於這個世界可以提供的一切,或許我們是為另一個世界而造。 或許我們的不滿足,正是上帝對事物現況不滿意的回響。或許,如果我們願意,它可以令我們的渴求變得更敏銳,特別是當我們這樣禱告:「願祢的國度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2024-0609 19.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物質主義是上帝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但我們絕對能夠把它逐步擺脫掉。如何將偶像從它的寶座上推下來,我請參加研討會者,取出自己的錢包並拿著它一會;若他們樂意,也可以撫摸它並看看錢包裏面有甚麼。 它看起來像一塊皮革,但它其實是二十一世紀的廟宇。此時今日,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經歷快樂,就是小容器裏『瑪門之神』的居所。我們給予那塊小皮革的「餡料」有直接關連,是皮夾內的能力,使我們感到安穩、成功和有價值。 20A.要交出我們對這塊小皮革的控制權,實在十分困難。我邀請這些人宣告今日為「足夠日」-現在有的:包括我的家庭、我的財產、我的生活方式,都是足夠的。相對於有限期的獲取,我要尋求另一種更好的財富。從這一天開始,你跟富裕鄰舍一家的競賽已宣告結束,『讓他們贏吧!』 20B.我們蒙呼召去得著滿足。滿足不會在我們獲取得夠多時得到,它是我們思想方式的產物。說一句:「還不算太差,這句話,,可以是一項有效練習,幫助我們培養知足的心。」保羅說:『滿足是一種由學習而得的技巧-「我已經學會了,無論在是任何景況,無不知足。」 21.有一種『火車』的名字叫做『更多』,而『總站』的名字是『滿足』,我們不斷在想,這列名為更多的火車,將會載我們到一個名為滿足的總站。 如果我們藉著擁有更多來追求滿足,原來就如試圖追逐水平線一樣,那會如何呢?如果這裏並不是我們真正的家,為甚麼我們還一心期望,在這裏得到更多就會變成足夠呢? 22.如果列車原來叫做滿足,那又會如何?如果總站叫做『天堂》那又會如何? 如果那總站是真的,且是我們最真實、心底最深處渴望的地方,那又會如何? 到時,我們將會面對面見到上帝到時,我們對榮耀、美麗、真愛及意義的渴望,都會完全得著滿足。 到時,焦燥不安的人類最終會喊叫:「夠了」 而上帝會說:還有更多! 討論分享,每人請不要超過90秒: 1.如何給自己一個的提醒,免得將想要當需要而一直索求? 2.如何看箴言30:7-9 7: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 8: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 9: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 神的名。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