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猫尔架
<p>这是一个尝试从日常的生活和观察中提取出有趣脉络的音频栏目。 <br /> <br/>Powered by <a href="https://firstory.me/zh">Firstory Hosting</a></p>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2/26/2024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April 19, 2025
<p>开车已经是现代社会的一项核心生存技能了。每到寒暑假,迈入成年门槛的年轻人就会踊跃报名驾校,开始起早贪黑、百般折磨的练车生涯。这次我和山楂锅盔从分别在不同国家学车的经历聊开,回顾我们如何在每一个科目中千锤百炼,在学会开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四驱机械技术的使用方式,也悄然内化了“车的宇宙”的运行规则与生存逻辑。 <br /> <br />而当我们准备好开车上路的时候,却发现要面对的不只是道路和自己,还有副驾驶座上的人——以及在车内狭小空间里退散不去的亲密、别扭与角斗。副驾驶如果在你开车时一直闲言碎语、指点江山,相信你也会想再长出两只手,进行物理静音。而一个家庭里“谁为谁开车”“谁让谁下车”这些日常分工的微妙分布背后往往暗潮涌动。驾驶是不是比其他家务劳动更容易被转化为某种权力和筹码?尽管开车的人握着方向盘,却未必真的掌握方向。 <br /> <br />开车这件事被寄托了太多自由与逃离的想象,谁不想要一脚油门,把无聊的生活和有毒的关系远远甩在身后呢?30多年前,两个叫做塞尔玛和路易丝的女人早早看清了世界没有她们的位置,毅然选择了公路和爆炸。而今天,《出走的决心》原型苏敏阿姨依然在高速上奔驰,虽然偶尔还会接到前夫的电话,抱怨她刷了他的ETC。 <br /> <br />在暴力的生成机制上,有理由相信,车其实是比枪更坏的坏东西,而且更常出现在你身边。人加上车往往大于人和车的总和。车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量,怎么可能不从根本上改造那些原本对它们一无所知的可怜人类呢?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人与车的关系,不再将它看作一个中立的工具,而是一个共谋者、一个道德主体。 <br /> <br />我能想象到做一个更好的人的方式,就是学做一个开车最平稳的司机。让加速与减速几乎无法察觉,让车内的呼吸节奏变得柔和可控。直到我从家里开了十年的 Smart 换成别的车,才发现原来平稳不是一件这么难的事。 <br /> <br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驾驶!引用知名歌手刘柏辛的歌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br /> <br /><strong>🎧 时间轴</strong> <br /> <br />01:21 山楂锅盔的公路之旅 <br />04:04 德国考驾照的收获与艰苦谈 <br />07:17 精密科目二,疯狂科目三 <br />12:07 学习驾驶规则,进入车的宇宙 <br />18:15 在车里逃避自己,面对他人 <br />22:05 谁是掌握方向盘的人 <br />24:17 上路是一个巨大的比大小游戏 <br />26:23 什么时候才是出发的好时机 <br />30:12 一脚油门远离害你的生活 <br />35:48 枪和车都是坏东西,但也不全是 <br />38:20 我的目标是要成为全世界开车最平稳的司机 <br />42:12 人可能不是人,车可能也不是车 <br />45:04 大家一定要安全驾驶啊! <br /> <br /><strong>🎬 提到的影视/音乐</strong></p><ul><li>石桥英子 - Drive My Car (Misaki)</li><li>石桥英子 - We'll live through the long, long days, and through the long nights (SAAB 900)</li><li>石桥英子 - Drive My Car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work)</li><li>Marianne Faithfull - The Ballad Of Lucy Jordan</li><li>PJ Harvey - Big Exit</li><li>《出走的决心》2024 尹丽川</li><li>《末路狂花》1991 雷德利·斯科特</li><li>《逍遥骑士》1969 丹尼斯·霍珀</li><li>《驾驶我的车》2021 滨口龙介</li><li>《欲望号快车》1996 大卫·柯南伯格</li></ul><p> <br /><strong>📚 参考阅读</strong></p><ul><li>《In the Company of Cars》Sarah Redshaw</li><li>André Leroi-Gourhan</li></ul><p> <br /> <b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szcrmta0atb01wa47r3diwd/comments" target="_blank">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szcrmta0atb01wa47r3diwd/comments</a></p> <br /> <br/>Powered by <a href="https://firstory.me/zh">Firstory Hosting</a>
April 11, 2024
<p>2023年上映的《芭比》和《可怜的东西》的共同点除了女性主义表达,也在于它们都是关于“变人”的故事。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拉玛一起以“非人变人”的核心为脉络来铲一铲流行文化的土,挖掘一下这个叙事的层次,能表达出多少不同的含义。 <br /> <br />大量的中国民间传说都记述了各路妖精修炼成人的故事,但总是会荒废于和人的一场爱欲,似乎人的七情六欲和俗世的欢愉才是三界之间至高无上的追求。西方的童话故事里也有一批想要变成人类的精怪,木偶匹诺曹和小美人鱼都曾窥视另一边的人类,渴望用魔法的力量实现ta们的欲望。这些故事的主角不一定为人,但人却是毫无疑问的宇宙中心,以至于这些贴近自然的非人们都想学到人的“光辉品质”。在这些充满魅力的非人主角衬托下,人反而显得畏缩、算计、愚昧,作者们希望借此鞭挞人类,让人可以更加“人”。 <br /> <br />《弗兰肯斯坦》用自然科学开启了人和自己可怕造物的漫长故事。从此之后各类人造人、机器人、仿生人都在人类的忌惮和支配中潜伏,最后跨出后门,让人类噩梦成真、自食恶果。 <br /> <br />《芭比》指出了宏大又苦大仇深的“变人”故事的盲点:你们要变的是什么人?男人还是女人,抽象的人还是具体的人,这是值得考虑的事。毕竟K在《银翼杀手2049》中经历存在主义危机,痛失生存的正当性,最后来到芭比乐园重获新生,成为了just Ken。 <br /> <br />从定义上看,passing也可以被看作一种“变人”的努力。在世界上永远有一些人仅仅因为先天因素,始终不会被另一些人视作为同样的人,前者必须要经过磨难重塑自身,冒着被揭穿的风险才能勉强和后者出现在同一个空间。 <br /> <br />后人类的领域则是一个晦涩、难以名状的灰域,一步步侵蚀人类本以为坚固的阵地:肉体、记忆、灵魂、语言、心理、社会性…《攻壳机动队》中的素子是一个几乎最大程度上的机械融合肉体赛博格。人只能摸索着一切流动的边界,观察自己以新的形态走向新的地方。 <br /> <br />【时间线】</p><ul><li>非人变人</li></ul><p>10:13 《弗兰肯斯坦》 <br />13:59 《AI人工智能》 <br />23:21 《机械姬》 <br />25:44 《西部世界》 <br />28:28 《普鲁托》 <br />32:04 《底特律:变人》 <br />35:32 《我,机器人》 <br />36:58 《银翼杀手2049》</p><ul><li>变成女人</li></ul><p>45:05 《芭比》 <br />49:23 《可怜的东西》</p><ul><li>变成另一种人</li></ul><p>57:34 《寄生虫》 <br />1:00:22 《千钧一发》</p><ul><li>后人类</li></ul><p>1:03:47 《杨之后》 <br />1:06:45 《攻壳机动队》 <br />1:12:41 《湮灭》 <br /> <br />【提到的作品】 <br />影视:《AI人工智能》《机械姬》《西部世界第一季》《普鲁托》《我,机器人》《银翼杀手2049》《芭比》《第五元素》《可怜的东西》《野孩子》《寄生虫》《冒名之肤》《千钧一发》《杨之后》《攻壳机动队》《湮灭》 <br />文学:《弗兰肯斯坦》《木偶奇遇记》《小美人鱼》 <br />游戏:《底特律:变人》 <br /> <br />【使用音乐】 <br />The Creation - Patrick Doyle <br />Abandoned in the Woods - John Williams <br />Freeze All Motor Functions - Ramin Djawadi <br />All the Best Memories Are Hers - Hans Zimmer <br />Bella - Jerskin Fendrix <br />Glide - Mitski <br />Bonus Track - Ghost In the Shell Soundtrack <br /> <br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uq182f0c9x01va7lu0gx0k?m=comment" target="_blank">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uq182f0c9x01va7lu0gx0k?m=comment</a></p> <br /> <br/>Powered by <a href="https://firstory.me">Firstory Hosting</a>
February 26, 2024
<p>从动画《夏目友人帐》、《死亡笔记》到游戏《神界原罪2》,世界各地的流行文化创作都视名字为拥有某种魔力的存在,一个人的命运和ta的名字似乎有种分不开的关联。参与这个讨论的猫尔架和他的两名朋友凭克和潘浮力(他们拥有自己的播客<em>《把碗洗碎》</em>)都因为种种原因和自己的名字曾经或依然处于一个充满张力的关系。而没有人能够在出生时为自己命名,在被取名的时候,我们也被包括在与他人的联结之中。 <br /> <br />名字的诞生往往承载了对一个新生儿的寄托。有时候我们希望美好的品质通过名字被赋予给孩子,有时候则是故意给孩子一个“贱名”,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一旦一个人有了名字,ta就从“任何一个人”变成了某一个“具体的人”。学习自己的名字也是每个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br /> <br />凭克的取名故事则体现了命名是一种需要争取的权力,它可能是发生在父权和母权之间的斗争,决定将来一切行政手续上白纸黑字的大名。但是在大名之下我们依然有使用其他名字的空间。 <br /> <br />猫尔架的本名长达数十年高居00年代新生儿名字排行榜的前十,从小到大的重名经历曾经会让他向往拥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潘浮力则曾经希望自己的本名体现更多的文化属性。 <br /> <br />另一方面,名字的运用场景是多样的,我们也会在不同的情形下使用不同的名字,比如我们三人都选择在这里以网名示人。很多人都有一个以本名为基础的外号,学校生活中被取贬义的外号会显得更加有羞辱性。但是和朋友相称外号又是亲密的体现。 <br /> <br />潘浮力小时候在地震中的遭遇体现出在极端情况下,名字可能是我们身而为人最基础的标识。而对于跨性别者和在集中营中死去的俘虏,受害者的名字甚至很难以妥当的方式被铭记。 <br /> <br />很多女孩的名字体现了重男轻女的倾向,越来越多的“招娣”们开始拥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自我命名,去寻求一个与她们的自我更加接近的名字。 <br /> <br />而在留学、流动的新背景之中,我们都接触到了更多不同的名字,也必然要经历自己的名字被简化、错写与误读。有时我们会提供一个更容易读的名字,有时候我们要求自己的名字相对正确地被呈现。 <br /> <br />除此之外,明星的艺名、电影的不同语言片名转换也是我们关于名字观察的一部分。《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和它的英语片名《Will you look at m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怪物》在法国的片名《Innocence》似乎抹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br /> <br />总而言之,名字为流动、多面的自我提供了相对的稳定和持续性。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拥有面对和处理与自己名字关系的信心和动力。 <br /> <br />5:56 什么时候可以取名字 <br />9:49 凭克的两个名字 <br />15:02 拥有一个00年代超流行名字是什么体验 <br />19:52 名字的性别化特质 <br />24:05 欧美人会从神话、《圣经》中选择已有的字母组合 <br />26:51 在法国学习新名字的读法 <br />35:07 你们会在网上搜自己的名字吗? <br />44:47 用八字算一个新名字 <br />55:42 潘浮力在地震中感受自己的名字 <br />1:04:55 最新流行中文名趋势和性别分布,“子涵”是一个非二元名字 <br />1:08:10 法国华裔子女名字的断代 <br />1:11:10 我们的星巴克名字 <br />1:13:06 日常经历名字被打错 <br />1:15:23 你是quing card吗? <br />1:18:35 电影的不同名字:《当我望向你的时候》《怪物》 <br />1:22:05 怎么给自己的播客取名字 <br /> <br />【参考内容】 <br />The Anthropology of Names and Naming, Gabriele vom Bruck & Barbara Bodenhor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 /> <br />【音乐】 <br />The Name Game(From "American Horror Story: Asylum"), Jessica Lange <br /> <br /> <br />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szcrmta0atb01wa47r3diwd/comments" target="_blank">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szcrmta0atb01wa47r3diwd/comments</a></p> <br /> <br/>Powered by <a href="https://firstory.me">Firstory Hosting</a>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