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看理想讲者
“看理想时刻”是由“看理想”内容编辑dy主理的播客,聚焦当下大众关心的话题,分享看理想主讲人的洞察。 我们谈个体与时代周旋的经历,剖析今日大众关切问题的来由,连接知识、文艺与现实处境,关乎过去、在意当下,也朝向未来。 欢迎下载“看理想”app,收听看理想主讲人葛兆光、刘瑜、白先勇、许子东、杨照、王芳、成庆、梁文道、刘海龙、詹青云、沈媛、蒋方舟…等各个领域创作者的更多内容。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11/9/2023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April 10, 2025
<p>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非常普遍而简单粗暴地向各国加征关税,尤其是和中国之间产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p> <p>在对特朗普的个人评价、中美关系或美国与全球关系的走向之外,本期内容,我们将请杨照从权力来源的角度,为我们分析——特朗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权力,几乎是用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基本上摧毁了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所建立起来的这样的一个世界贸易体系。</p> <p> </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01:41">01:41</span> 为什么说特朗普是“帝王式的总统”?特朗普最爱的词就是“关税”?</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04:37">04:37</span> 美国建国的缘起:反抗英国国会的不公对待,无代表不纳税</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08:38">08:38</span> 三权分立的重点:控制、限制行政权</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11:46">11:46</span> 历史的教训——税收的规范,必须掌握在人民手里</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15:28">15:28</span> 从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如何从独善其身变成世界领袖?</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18:22">18:22</span> 成为世界领袖后,“关税权”如何、为何被转移到了总统手里?</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23:38">23:38</span> “国家安全”,多少罪恶假汝之名?</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27:26">27:26</span> 特朗普处理关税的两个关键词?特朗普式的“对等关税”为什么荒谬?</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30:59">30:59</span> 谁能制止特朗普?可能性有多高?</p> <p> </p> <p><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article?article_id=860475" data-content="390" data-catalog="1944" data-article="860475">本期节目全文稿可点击此处阅读</a></p> <p> </p> <p><strong>本期提及</strong></p> <p>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p> <p>1962年,《扩大贸易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条</p> <p>1974年,《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p> <p> </p> <p><strong>本期推荐</strong></p> <p>杨照 主讲《<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album?id=51" data-album="51">10堂公民课:关于公共生活的大问题</a>》</p> <p><img src="https://cdn5.vistopia.com.cn/35b8e94a-82e8-452e-b8a0-bc715d4b1124.jpg" alt="" width="1005" height="450" /></p> <p> </p> <p><strong>本期嘉宾</strong> | 杨照,作家、评论人,看理想长期节目主讲人</p> <p><strong>本期制作</strong> | dy</p>
March 26, 2025
<p>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AI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一直引起人们都很多讨论。科技的进步一直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但这种“进步”似乎并没有普通人带来更多的自由。</p> <p>本期看理想时刻,我们邀请了哲学系出身的谢晶老师与以思想史为专长的杨照老师老师来进行对谈,探讨当下技术与人的关系,以及技术发展与当今社会的困境。我们想知道,为什么技术发展为何未能解放人类,反而加剧了焦虑与不平等?</p> <p> </p> <p>🎁 <strong>本期福利:4月6日前,在看理想app首页“扫一扫”处输入「质疑一切」,可获得一张节目优惠券,可以用于订阅谢晶老师的《不平等》或杨照老师的《公民课第二季:社会契约论》。</strong></p> <p> </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05:12">05:12</span> 科技发展没有解放人,反而让人越来越累?</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12:53">12:53</span> AI把我们想干的事干了,却没解放我们不想干的事?AI到底在造福谁?</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17:45">17:45</span> 技术的确可以解放人,问题是我们的工作模式、生活形态还没有跟着改变?</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28:20">28:20</span> 效率与感受,我们可以自己选吗?</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37:49">37:49</span> 技术解放人之前,那些人人都不想做的工作,大家都来做一做?</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45:09">45:09</span> 什么是对社会的“健康”的想象力?</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52:28">52:28</span> QA1:觉得人品有问题的作者/学者,很抗拒去读ta的书怎么办?</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57:17">57:17</span> QA2:怎么处理观念之间的冲突?从思想观念到现实生活的行动,距离有多远?</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1:06:14">1:06:14</span> QA3:以后都是AI工作的话,敢于做自己的人更多,社会会不会更加美好?</p> <p><span class="timestamp" data-time="1:12:34">1:12:34</span> 谢晶老师寄语:如何面对觉醒后的无力感?什么是“最小阻碍路径”?</p> <p> </p> <p><strong>*直播对谈完整版点击收听《<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article?article_id=855875" data-content="400" data-catalog="1953" data-article="855875">谢晶×杨照×dy:AI狂奔的时代,我们还能“做个人”吗?</a>》</strong></p> <p> </p> <p><strong>本期推荐</strong></p> <p>谢晶 主讲《<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400" data-content="400">不平等:权力、身份与社会分配</a>》</p> <p><img src="https://cdn5.vistopia.com.cn/54d25913-476f-406c-a5e3-27822821ccf6.jpg" alt="" width="1006" height="451" /></p> <p> </p> <p>杨照 主讲《<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album?id=51" data-album="51">10堂公民课:关于公共生活的大问题</a>》</p> <p><img src="https://cdn5.vistopia.com.cn/029fc57f-86a1-412f-9b2c-f1af91675384.jpg" alt="" width="1005" height="450" /></p> <p><img src="https://cdn5.vistopia.com.cn/0a4da305-46c4-410f-86ac-d01ffced7d57.png" alt="" width="1420" height="988" /></p> <p> </p> <p><strong>本期延伸</strong></p> <p>《<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161" data-content="161">你好,马克思先生:资本论及其创造的世界</a>》,杨照 主讲</p> <p>《性别打结》,艾伦·约翰逊 著</p> <p>《人类新史》,大卫·格雷伯、大卫·温格罗 著</p> <p>《毫无意义的工作》(Bullshit Jobs),大卫·格雷伯 著</p> <p>《Intellectuals》(译名:知识分子),Paul Johnson </p> <p>《The Enlightenment:an Interpretation》(译名:启蒙时代),Peter Gay</p> <p>《Down Girl:The Logic of Misogyny》,Kate Manne</p> <p>《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p> <p> </p> <p><strong>本期摘录</strong></p> <p>我们在生活里面或在整个社会制度里面都有两面,一面是生产,一面是分配。然后现在我们在讨论的很关键的一件事情,就是<strong>资源的分配应该要如何在社会集体的这个层面去予以处理,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而且这是一个越来越难的问题。甚至包括对于一个人如何去决定ta自己的生活,我们给予ta多大的自由?这个自由可以由谁来律定,或有没有人可以来律定?</strong></p> <p>那如果要讲很现实的问题——但我想这不是我的专长,讲现实的问题都不是我的专长——如果我们要讲现实的问题的话,今天我们遇到的状况是什么?今天我们遇到的状况是,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重新定义工作到底是什么,可是我们在重新定义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拿来定义、拿来决定工作是什么的所有的这些条件,一直持续在变化当中。</p> <p>/</p> <p>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如此僵化,如此理所当然,甚至包括每一个在工作的人,我们自己都还是这样认为——比如说我们理所当然一定要从工作、从劳动当中得到报酬,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p> <p>但是我们不改变这两个我们到现在认为天经地义的观念,我们就没有办法合理化——在明明工作环境已经改变,技术已经改变了之后——我们工作的形态跟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p> 因为不管你再怎么样提升你的(工作效率),但并不是技术不能让你工作变得简单。<strong>我们不要怀疑,技术在帮助我们解脱在工作上必须投入的精神跟时间。但问题是我们自己没办法处理——有一部分是老板,老板都觉得说我如果不能管住你的工作时间,我就没办法跟你建立这样确切的工作关系。</strong></p> <p>/</p> <p>我们一直被教育说劳动是光荣的,并且哲学上面有很多对于这件事情的论证,比如说黑格尔说,人是因为劳动所以才会有一个自我意识,才会——用我们的业界黑话来讲——从一个自在的存在变成一个自为的存在。马克思其实是沿用了黑格尔的这个想法,然后把这种非异化的、自主的、带有创造性的劳动看成也是对于人的一种实现方式。</p> <p>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没有看到劳动解放人这件事情。还有一个东西也被称作是会解放人的,就是技术,我们也没有看到技术会解放人这件事情。</p> <p>/</p> <p>最近几年有人提出来一个说法叫workism,工作主义。工作主义的定义就是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使我们获得生活所需,不仅仅它对于经济是有好处的,而且它是我们实现价值、找到我们自己的identity(身份)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面,你想要把大家从工作里面解放出来,Ta们其实也不愿意,或者说不知道干嘛,这个是一个很怪的点。</p> <p>还有一个就是你刚才提到的,技术到底在造福谁?我因为这段时间听AI听得很反感,所以一有人跟我提AI,我就说,它能给我做饭带孩子吗?它能在我伤心的时候来安慰我一下吗?它能拥抱我吗?它能给我们下地干活吗?就像你说的,<strong>有一些活动,至少至今为止是AI不能替代的,而它能够替代的那些活动恰恰是被我们赋予了最高价值的活动,常常就是那些需要算法、要算计的那些活动,需要工具理性的活动。但是人不仅仅是只有理性上面的需要。</strong></p> <p>/</p> <p><strong>AI非常容易装出一副很有思想的样子。但是这是我们运用AI错误的方法,因为它用这种方式给你的思想,一来还有很多的可能的错误,二来你干嘛要它来帮你思想?</strong></p> <p>如果真的让你这样自由,然后让你根本就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你就可以,一来是把工作做完,二来得到一定的工资,那我剩下的时间我干什么?我们真的自己其实是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去思想,我们可以去考量,我们可以去规划,我们可以去推动改变……</p> <p>但是<strong>这关键的重点是,我们很多人只要一想到这个,我们就以为这是很空泛的,或者是我们以为这就是很理想或者是理论性的。我根本不觉得。我觉得现在真正最大的问题是,现实已经来了,现实已经逼着你改变,但是因为你过去的习惯,太多人都没有从这个时候去预备或者是让自己跟着改变。</strong></p> <p>/</p> <p>当我们在这个工作当中说,我以这样的方式,以可计算的方式,可预测的方式,并且是以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去使用技术,哪怕这个时候我的业余的时间变得很多,它会不会影响到我知道我们的兴趣、我们共鸣的那个点在什么地方?它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些东西的捕捉?</p> <p>我其实是挺担心这一点的,所以<strong>我也是一直拒绝、比较抗拒在我自己的这个狭义的工作领域以这样的方式使自己变得更有效。我其实挺拒绝这一点。我知道我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效,但是我不想失去因此有可能会失去的那些敏感的东西,那些情绪性的、身体性的东西。我还是挺相信在这个意义上面,共同体也要建立在这些因素之上。</strong></p> <p>/</p> <p>我也常常比喻说,这就表示说我承认这里有一堵墙,甚至我承认我也接受每个人肯定去衡量这墙有多高,但是你不能停留在这里——这也是想象力——你不能说,我承认,我看到了,(但)我很具体、很现实地就是越不过这堵墙啊。</p> <p>但你忘了一件事,你要去衡量你跟那个墙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strong>你已经真的被逼到墙脚下了吗?以至于你再也不能走出一步了吗?还是你距离这个墙还有多远的距离可以让你继续往前走,走到哪里会比你现在可能好一点?我觉得这是我想要提供、我想要讲的“健康的想象力”。</strong></p> <p>/</p> <p>对我来说公民是什么?公民就是在一个明确的不平等的现实底下,我们想尽办法找到人跟人之间最有可能的平等的基础,我们是在身为公民这件事情上是平等的。</p> <p>/</p> <p>一个好的政治体制要塑造出每一个人的公民身份、公民资格以及公民的待遇,最后让大家尽可能的在公民的身份这件事情上是平等的,而且你可以因而在公民的平等的身份上有平等的机会去自由地发挥你自己所要追求的,然后可以得到相对的自在的生活。</p> <p> </p> <p><strong>本期嘉宾</strong></p> <p>杨照 | 作家、评论家,看理想长期节目主讲人</p> <p>谢晶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p> <p><strong>本期串讲、制作</strong> | dy</p> <p><strong>引用音频编辑</strong> | dy、ZY</p>
March 5, 2025
<p>最近,相信很多人都关注到了那场发生在白宫的争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爆发了激烈的争执。</p> <p>关于这个话题,目前已经看到了很多分析讨论,而在看理想的节目中,其实对于大家关切的几个很根本的问题,其实也有相关的分享,这也是我们今天制作这期剪报节目的目的。</p> <p>比如——</p> <p>“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说法,有什么问题?</p> <p>什么是“自由霸权”,西方国家维护世界秩序只是出于道德责任吗?</p> <p>美国为什么不愿意做世界警察,要美国优先了?</p> <p>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该是什么样的?</p> <p>为什么有人看到这场争吵的片段会觉得是美国的耻辱?</p> <p>人的同情心、道德追求只能沦为空谈吗?</p> <p>弱国只能“芬兰化”才能生存吗?</p> <p> </p> <p><strong>本期引用/参考</strong></p> <p>王磬、袁源《<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article?article_id=747623" data-content="346" data-catalog="1701" data-article="747623">我们可以期待“落后也不必挨打”的世界吗?战争伦理(上篇)</a>》</p> <p>刘瑜《<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article?article_id=287092" data-content="149" data-catalog="667" data-article="287092">天下与我:自由霸权及其后果</a>》</p> <p>杨照《<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article?article_id=494544" data-content="231" data-catalog="1077" data-article="494544">政治的作用:解决不同价值系统的冲突</a>》</p> <p>杨照《<a href="https://shop.vistopia.com.cn/article?article_id=846425" data-content="390" data-catalog="1944" data-article="846425">人如何失去了同情心,又失去了自由?</a>》</p> <p> </p> <p><strong>本期串讲、制作</strong> | dy</p>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