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妙手文化
<p style="font-size:16px;color:#333333;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font-weight:normal;text-align:justify;hyphens:auto" data-flag="normal"><span>这是日本当代60余位学者合纂的普及读物,介绍了近200部对当代仍有影响的世界名著,涉及政治、经济、法学、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等众多领域。</span><br /></p><p style="font-size:16px;color:#333333;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font-weight:normal;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 该书我于1996年在北京的时候购得,陆陆续续地看,最近又翻出来,觉得非常值得再读,也就有了一边读一边上传到网上与大家一起学习的念头。</p>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10/1/2019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April 14, 2024
梅特林克:《青鸟》(Lloiseav blev,1908) <br>本书是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1862-1949)写的梦幻剧,久已脍炙人口。作者用戏剧的形式,表现了贫苦樵夫的两个孩子蒂蒂尔和弥蒂尔在圣诞节前夕的梦中世界。 <br>一天,仙女来到蒂蒂尔和弥蒂尔身边,请求兄妹俩为她病中的女儿捕来一只“青鸟”,仙女还给他俩一只有魔法的钻石戒指,转动他,可以使万物显灵或使万物消失。由于俩人转动戒指时用力过猛,光、水、 面包、糖、火、牛奶、猫、狗的灵魂再也无法消失,于是二人和它们一起上路,去寻找“青鸟”。一路上,他们游历了各种不同的国家,不断经历各种奇异的体验。在“思念之土”,兄妹俩遇见了死去的爷爷、奶奶以及兄弟姐妹。在夜宫,他们又看到了疾病、恐怖、战争的本来面目, 那里虽然有很多的青鸟,但一捉到手就都纷纷死去。二人在经历了夜晚的森林和墓地后,来到“幸福之园”。在这里,形形色色的幸福显现出来,使兄妹俩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当蒂蒂尔询问“青鸟”一事时, “幸福”们大笑不已。他们又来到“未来王国”,聆听地球光辉灿烂的前景,之后梦醒了。回到现实以后,家中的样子完全变了。这时邻居大娘为了生病的女儿而来向他俩借鸽子,鸟笼中的鸽子在他俩看来就像只“青鸟”。大娘的女儿一见到鸽子,霍然而愈。大娘又把鸽子送了回来。 蒂蒂尔要给鸽子喂食时,鸽子却腾空飞去。蒂蒂尔对台下观众喊道:唯见到鸽子,请给我们送回来!” 这个童话剧告诉人们:“青鸟”代表幸福,它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的;当你把幸福给与别人时,你便得到了幸福。这正是这个剧的主捷。作者把这一简单的道理寄寓于一个美丽的梦中展现在观众面前。 特林克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是一位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家。其他的主要作品有《不速之客》(1890)、(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 (892)及《们丁达奇尔之死》(1894)等。
April 12, 2024
瑞典小说家斯特林堡(1847(D--1912)所写的独幕剧。作者过主人公朱丽N小姐周围的人际关系,描绘了当时(1889年第二国原兴迎之际)阶级间的意识对立。 <br>放事发生在约节的前一天晚上。在伯爵家中,男仆约和女厨于宽凰斯蒂尔正在议论朱丽小姐。原来,朱丽小姐和未婚夫的关系破裂了,燃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乱如麻。圣约翰节的晚上,朱丽小姐没商同父亲一邂外出,而是一个人留在家里。朱丽平素自由任性,在家里举办舞会,以勇仆约瀚做舞伴一起跳舞。她极尽放荡之能事,趁着酒意及生理上的需求引诱约翰上钩。起初约翰慑于自己的身份不同而惶恐不安,但最后还是和朱丽小姐发生了关系。有了这种关系以后,约翰一改仆人的面目,自尊自大起来。朱丽既已委身于约瀚,便努力要得到他的爱情、由于有了这种不正当的关系,约翰便产生了和朱丽小姐一起离家出走的念头。朱丽已经意识到,由于自己一时冲动而惹出了大祸,所以只能听从约翰的安排,做好次日早晨动身的准备。但有一件事惹恼了朱丽:朱丽有一个爱不释手的鸟笼子,约翰认为这时已经顾不上这个, 竟杀死了笼子里面的小鸟。正在这时,伯爵回到家中,伯爵的一声呼唤, 约翰立时恢复了仆人奴颜卑膝的本色。朱丽见了后顿时大失所望,抢过约翰手中的剃须刀,摇摇晃晃地奔出门外。 <br>这个最后场面,暗示了女主人自杀的结局,这是一幕杰出的悲剧。 作者把人偶然间被某种冲动和欲求所左右,从而动摇,从而改变了行为时的复杂心理和感情的起伏描写得深刻入微。这部作品是作者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代表作,在刻画出身、身份的差别以及特权阶级与下层阶级的对立这一主题方面非常成功。《在罗马》(1870)是他的处女作,主要作品有《红房间》(1879)、《狂人辩词》(1893)等。在《到大马士革去》(1898-1904)之后,作者脱离自然主义而转向社会主义。<br>1斯特林堡的生年应为1849年。--译注
April 10, 2024
在波折连连的人生挑战中,尼尔斯轮奈不断地寻求个人信仰与精神寄托,抗争、失落直至人生尽头。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理想、爱与失去的故事。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位俘获无数读者心的角色背后,作者是如何用细腻笔触和自然主义风格,展现人性中美好与失落的。<br><br>雅科布森:《尼尔斯·伦奈》R(Niels Lyhne,1880) <br>本书是丹麦作家雅科布森(1847一1885)的代表作、作者用优美和带有感伤情调的语言,描绘了尼尔斯·伦京的青年时代,他追求获得自我与发展自我,追求充足的精神生活,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与上帝抗争,他希望从周围人身上发现人性的美。 <br>尼尔斯·伦奈的父亲是一个富有才于的现实主义者,他的母亲充满对诗和美好事物的憧憬。他从幼年时起便生长在童话与诗的环境中, 是一个富于情感的少年。他钟情于美丽的表姐,但她突然去世人间。这给尼尔斯·伦奈很大的打击,使他怀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他背叛了上帝,与之彻底决裂。他来到首都,梦想当一名诗人,但没能写出称意的作品。他所爱的女人又背弃了他,他又经历了亲友和母亲的死,他失去了一切。孑然一身,背井离乡,流浪四方。后来他返回故乡,勤劳工作,重新建立事业,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然而好景不长,爱妻与爱子先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强烈地动摇了他的信念。正当他对生活失去信心,濒临绝望时,内战打响了,他报名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胸部中弹倒了下去。弥留之际,他依然不信奉上帝,拒绝牧师为他祈祷,最后在孤独和绝望中离开了人间。 <br>里尔克十分赞赏这部小说,评价说“既壮丽又意境深远”。可以说它是作者呕心沥血、力求尽善尽美而创造出的硕果。细致的感情描写, 主人公的多姿多彩的命运,深深地吸引了读者。雅科布森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因为37岁即行早逝,所以留下的作品不多。除本书外还写有《莫恩斯》(1872)和《玛丽亚·格鲁卜夫人》(1876)。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