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曾文誠 & 梁功斌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5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兩個加起來超過 12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 [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8/30/2020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April 3, 2025
⚾️ 第六季募資來囉!來看看這季的回饋品有多酷!👉 <a href="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a> — 「為什麽他們做得到我做不到?」 這集我們邀請的「忠實聽友」陳偉殷,最近他剛剛宣布退休,而且也回到他生涯發跡地名古屋舉辦引退儀式,這集是在他宣布退休之前錄音。而且一錄就超過兩小時,感覺還可以聊更久! 一開始我們先聊他從小看中華職棒,成為球迷,兩位哥哥都打棒球,都支持兄弟象。「我從小叛逆,就是不要(跟他們一樣)。」陳偉殷還說當時他支持的球隊,其中的球員後來還變成他學校球隊的教練,感覺很奇妙。偉殷的棒球路一開始並不順遂,差點一度因為父親不支持,退出球隊。後來到仁武國中,一年級球隊就解散了,曾經想說不打了,還好加入了橋頭國中,促成了未來進入到高苑工商的契機。「整個過程中,蔡(啟生)幫助我蠻大的。」陳偉殷說。 「那時候(國中)跟他們(高苑)練習的時候,壓力很大,因為錦輝、英傑、思齊他們(都在隊上)。」陳偉殷回憶起國中時起和高苑一起練球的時光。「那一批很強。我們要幫忙守備,我就想說誰敢守內野,那時候打鋁棒,不小心就被打死在那邊。」 進到高苑後,偉殷只能追逐著同梯王牌羅錦隆和鄭錡鴻,永遠不是隊上最強的投手。「我有了這兩個人當目標,在高二的時候,我就不想輸給這兩個人,就一個良性競爭。」陳偉殷說。「可能是從小叛逆,就會覺得他們做得到,我也一定做得到。」在 IBF 青棒錦標賽時,他看到更多怪物,更激起了他要挑戰國外的目標。 「如果有機會,想去美國看看。」陳偉殷雖然後來因為陳大豐的關係,改變心意,最後在日本職棒大榮鷹和中日龍兩支球隊中,選擇了中日龍(其中的原因聽了這集節目你就知道)。 可是剛到日本的陳偉殷,前兩年過得並不順遂,語言不通、陌生的環境,感覺沒有進步,還遇到開刀。「那時候年輕,不懂,不舒服也不講,就是硬丟。」後來因為休賽季休息不夠,傷勢越來越嚴重。 「球隊那時候給我兩個選擇,一是開刀,我給你一年的時間,如果不開刀,就是明年必須投出成績,沒有投出來就解約。」後來陳偉殷在陳大豐的建議下決定動刀,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回到投手丘比賽。 陳偉殷「很能跑」也是球界知名的。「我覺得對協調性有差,以前從最不喜歡跑步,後來強迫自己去跑,協調性就出來了。」陳偉殷在日職初期,開刀復健的時候也不停地跑,奠定他長久生涯的基礎。「我現在不能看比賽,我不能丟球,看了心會很癢。」陳偉殷當時沒事就跑步,是他暫時逃避的一種方式。 陳偉殷分享他和監督落合博滿的互動,他觀察日本監督和美國總教練有什麼差別。他怎麼看落合的「只要不掉分就不會輸」哲學?他和吉見一起的友誼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後來拿下防禦率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陳偉殷心中還有更遠大的目標,前往目標的路上也不如表面順遂… 敬請期待下集。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September 19, 2024
「我們知道這個感覺,但有時你跟選手說,選手沒有辦法體會。」 第五季的最後壓軸,我們邀請到「東方特快車」郭泰源。是主持人曾公和梁 sir 心中「神一般的來賓」。 郭總和我們分享小時候展現棒球天份,一開始還不是投手,是到長榮中學才開始練投,和吳復連一樣,也是從餵球給學長開始。「那時我做餵球投手的時候,丟得很多,對於投球的感覺不錯。」恩師陳潤波老師看到他的天分,積極栽培他,在高三時還安排他到台大的棒球場給西武獅的教練測試,也成為郭總之後赴日的機緣。 「投球教科書」,郭總的協調性非常好,他和我們分享跑步能夠看出協調性,協調性好,跑起來自然輕鬆,能夠透過跑步來提升投球的協調性。「投球不一定有標準動作,但最起碼我的協調性和柔軟度算好的。」 郭總在 1984 年的洛杉磯奧運面對道奇球場偌大的空間和滿場的球迷,還要面對 Mark McGwire、Will Clark 和 Barry Larkin…等等名將,他卻能封鎖對方打線,還投出亞洲最快的時速 158 公里,震驚球界。「感覺到壓力的時候,我已經在職業(球隊)了。」郭總說他在業餘時期,其實沒有感受到太多壓力,上場就是專注投球,幾乎都沒有注意用球數,上場就是要投完。「你知道的越多,你壓力越大。」 奧運過後,「東方特快車」開往東瀛,郭總在西武效力的期間遇到球隊的黃金時期,13 年的職業生涯,累積 117 勝,他和我們分享落合博滿到底有多強,有多難對付。「其實到後來,好像好的球員都到西武了。」郭總開玩笑地說,強打都變成他的隊友才是他投得好的原因。更難能可貴的是,身為一個「洋助人」,郭總最後獲得日本球界的尊敬,實在不簡單。 他回來台灣之後沒有繼續投球,反而接下誠泰 Cobras 的總教練,成為「郭總」,當時決定轉換角色時,他的想法是什麼呢?他又認為自己是一個怎麼樣風格的總教練呢?他對於台灣年輕的球員又有什麼期許呢?郭總的看法值得大家反覆咀嚼思考。 一起來聽聽郭總的傳奇故事。我們第六季再見。 🎉<a href="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5">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a>,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September 12, 2024
「對於台灣來說,什麼是棒球?」 這集我們邀請到現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謝仕淵,他同時也是第五季第一位來賓周思齊的研究所指導老師。感謝他在百忙之中,和我們約在他位在成大歷史系的辦公室,聊聊他對於棒球的理想。 「我們可以經由棒球,來了解自己是誰。」從小就愛上棒球謝教授,結合歷史的專長,從棒球的角度切入台灣歷史,抱著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越挖越深,越了解棒球對於台灣的意義。從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傳入棒球開始,暸解日本是如何在台灣進行殖民統治,以及當時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的互動與衝突。「做為一個研究台灣史的研究者,就會想說:『欸?那時候一九〇六年的時候,台灣有在打棒球嗎?』」 「我要把『棒球是國球』這件事,做一個最完整的解釋。」我們常說棒球是國球,也調侃說「國球是贏球」,但其實在台灣歷史中,棒球的角色到底是什麼?什麼是台灣的棒球文化?透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和口述歷史,慢慢拼出歷史的原貌。「要了解『台灣人』這三個字,可能最快的方式是透過棒球。」 謝教授曾出版過《臺灣棒球一百年》和《「國球」誕生前記 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等等棒球與歷史書籍,是記錄台灣棒球歷史的重要著作。「我都跟我的學生說,沒有找不到的,是你要不要找而已。」謝教授常常和他的學生分享這句話。「什麼是資料?關鍵在於你的問題是什麼。」謝教授在訪談中也和我們分享蕭長滾前輩對他的影響,在辦公室裡的書櫃上,有好幾排是蕭教練留下的手稿,在棒球資訊不普及的年代,蕭教練滿滿的筆記整理,成為台灣棒球史重要的文獻之一。 當然,身為歷史學者,謝教授是怎麼看待「台北市立棒球場」這棟建築物對台灣棒球的意義呢?這堂充實而且滿滿感動的歷史課,值得你一聽再聽。 🎉<a href="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5">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a>,讓我們能繼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