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家西西在名著《我城》寫下對香港的愛,《我城》從1975年連載開始,從此成為香港的符碼。如果說《我城》是香港過去的城市傳記,那麼她在80年代之後書寫的《浮城誌異》,如今讀來,更像是對今天香港的寓言。在西西筆下,香港是一座充滿愛,也充滿矛盾的城市,無疑她是對的。 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委製,心陪有聲製播,謝佩霓主持,二十場台港文化深入對談,以文學、音樂、電影、藝術、城市學五大單元,深入探討台港文化、走進大城小巷中的民生趣味。帶來二十場意猶未盡的台港故事。 2023年8月31日開篇登場, 9月8日起每周五晚間七點,各大平台陸續推出 現在就點「心陪有聲」官網、粉專,搜尋「港情港事」,最新資訊更新中 官網:https://heartwave.com.tw/hkstory/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sinpeivoice/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8/31/2023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January 12, 2024
親愛的聽友們晚安, 今天的你們都好嗎?大選前夕熱鬧滾滾,《我城與我們—港情港事》伴你們度過選前之夜,天冷也請記得多加衣唷,我們一起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每次寫下「親愛的聽友們晚安」這一行字,心中就有無限的感謝,《我城與我們—港情港事》聚集了台港各領域真誠、充滿熱血與才華的人,一起每週在空中相會,帶來21集無與倫比的對談。感謝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對議題的關注,有了這一系列的製作機會,也感謝主持人謝佩霓老師和21集來賓豐富、談笑中充滿溫暖的對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性別領域的文化人游靜老師與阿哲老師,透過他們的眼睛來談性別、同運與酷兒精神。有志一同的台港酷兒,在對話交流中打開大眾的眼界、開啟心門,看見自己並不孤單或認識另一個美麗的世界。請大家收聽《EP 21∣同聲同氣─台港酷兒對談 ft. 游靜 × 賴正哲》能夠以酷兒作為這一系列的最後一集,也是非常棒的事啊! 第21集播出後,《我城與我們—港情港事》也要暫時畫下句點,請大家期待下一季的到來。下週起心陪有聲也將繼續推出《我城與我們—港情港事》每一集的精華片段、持續推出有聲新單元,敬請大家繼續期待唷。 一小時精彩節目 1.來賓介紹[00:30 - 05:32] 2. 游靜的香港歲月:你怎麼成為現在的你? [5:33 - 09:02] 3. 阿哲的台灣青春: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09:03 - 15:01] 4.什麼樣的契機決定為同志運動努力 [15:02 - 20:47] 5.阿哲為什麼決定從私領域走向公共領域的身分表態?[15:02 - 27:17] 6.游靜的香港觀察:台灣同志文學、流行文化影響和T吧[27:18 - 32:00] 7.香港同志運動的過去與現在[32:01 - 40:32] 8.台灣同婚合法化後的進一步思考 [40:33 - 45:43] 9.如果有一個理想世界 [45:44 - 51:52] 10.兩位給大家的心底話 [51:53 - 54:20] 主持人:謝佩霓 藝評家、策展人、文合會召集人,曾於亞、歐、美、非各洲求學、執教、工作,歷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等。曾擔任逢甲大學建築系/室景系助理教授,著有《貓非貓:伸展在文字與攝影之間、藝術與文學之間》。 與談人 游靜:香港學者、作家、電影製作人、教育工作者,現為中央大學英美文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文學創作,媒體製作,性/別,電影及媒體研究,文化研究、文化與殖民等。曾出版《不可能的家》、《另起爐灶》、《史前紀》、《性/別光影:香港電影中的性與性別文化研究》等。 賴正哲:又稱阿哲,1999年在台北開設華人圈中第一家以同性戀為主題的書店「晶晶書庫」,長年投入爭取同志權益的社會活動,是台灣同志運動與同志圈的重要代表人物,現為老社區改造空間《河神的丸子》經理。曾出版《去公司上班:新公園男同志的情慾空間》。 各大有聲平台同步上架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edxnWm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iDYf9Dklm5pSrG5TLhPbS Soundon: https://player.soundon.fm/p/ourcity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OnKXC3cyyTVG0DWOGF 官網 https://heartwave.com.tw/hkstory/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sinpeivoice/
January 5, 2024
各位聽友晚安, 2024第一週大家都過得如何呢?迎接新年的第一個週五,我們非常非常榮幸邀請到~ 陳珊妮老師來上節目!公主駕到~真不敢相信 (團隊原地尖叫連連!) 謝謝珊妮公主百忙之中願意來上我們節目。 「我城與我們—港情港事」節目自從播出後,受到很多的關注與迴響,後台漸漸成長的收聽群,都說明關注台港文化的朋友正在逐漸累積中,非常感謝各位聽友對節目的支持。 做節目有時候會遇到很珍貴的時刻,和心儀許久的偶像見面、結識很雋永的朋友,而這集邀請到陳珊妮和李拾壹上節目,絕對是我們團隊夢裡都會微笑的人生重要事件!後製剪接就不斷聽到大家的讚嘆,珊妮老師聲音實在太好聽了!李拾壹聲音怎麼這麼有磁性啊~暈倒。會唱歌的人真的是講話都會讓耳朵懷孕啊! 而這集我們聆聽到主持人佩霓老師和音樂人陳珊妮、李拾壹侃侃而談他們的人生與音樂之路。我們隨著珊妮老師的回憶來到黃耀明時代的香港,跟著李拾壹的腳步進入達明一派的世代。香港、香港,東方之珠!就請大家跟著我們一同走進台灣與香港音樂的交會,聽聽不可錯過的這集《EP20|音樂無界─陳珊妮X李拾壹的跨世代對談》吧! 一小時精彩主題 1.來賓介紹[00:24 - 03:53] 2.怎麼走上音樂這條路[00:24 - - 09:26] 4.如何堅持自己的路[09:27 - 13:19] 5.如何汲取創作養分?人間清醒的moment![13:20 – 20:30] 6.拾壹不是音樂人,只是一個很喜歡學東西的人?[20:31 – 24:15] 7.珊妮如何觀察自己的工作?[24:16 - 27:13] 8.過往在香港用盤帶錄音的日子[27:14 - 30:04] 9.怎麼看待台灣和香港音樂近年來的變化[30:05 - 34:59] 10.還能夠為台港音樂做些什麼[35:00 - 42:00] 11.我們對音樂共治的想像是什麼[42:01 - 45:17] 12.AI對世界的影響?[45:18-52:21] 13. 最後要跟聽友分享的事情? [52:22-56:06] 主持人:謝佩霓 藝評家、策展人、文合會召集人,曾於亞、歐、美、非各洲求學、執教、工作,歷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等。曾擔任逢甲大學建築系/室景系助理教授,著有《貓非貓:伸展在文字與攝影之間、藝術與文學之間》等。獲得捷克共和國卓越貢獻獎章、義大利共和國功績勳章騎士勳位、法國藝術暨文化騎士勳章藝術與文學勳章等殊榮。 與談人 陳珊妮:台灣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音樂錄影帶導演,生於菲律賓。1994年出道至今已發行14張個人創作專輯及3張音樂組合專輯,並獲得5座金曲獎。也曾憑藉《艋舺》獲得第54屆亞太影展最佳電影音樂獎。珊妮公主作品請參見官網與粉專。 珊妮公主官網 https://www.sandeechan.com 珊妮公主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andeeChan.musicface/ 李拾壹:香港作曲人、唱作人、電影配樂師、製作人、演唱會樂手、演員、主持人。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分別於2014及2015年推出兩張專輯《大膽小鬼》和《小人物語》,2016年到台灣舉辦「李拾壹「在尋找甚麼」台灣小巡唱,2020年移居台灣,2021年參加《聲林之王3》,2023年9月加入hitfm擔任DJ,得獎作品有Hito流行音樂獎Hito作曲人(Jerry C共獲)等,合作歌手包括林宥嘉(自然醒、垃圾寶貝)、許光漢(一派輕鬆)、何韻詩(是有種人)等。 各大有聲平台同步上架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edxnWm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iDYf9Dklm5pSrG5TLhPbS Soundon: https://player.soundon.fm/p/ourcity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OnKXC3cyyTVG0DWOGF 官網 https://heartwave.com.tw/hkstory/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sinpeivoice/
January 1, 2024
開年特輯,節目將為大家邀請到兩位分別來自台灣與香港長期關心街友的社工:香港露宿者行動委員會的Catherine及台灣芒草心的澄巽,帶我們一起聊聊她們的初衷、工作,以及她們眼中的街友。Catherine來台後也加入了芒草心,謝謝Catherine為我們帶來她的熱情與溫暖! 貧窮是結構式問題,無家是社會安全網破了洞,關懷露宿者的社工是補網的人,開春這集我們要聊聊香港與台灣的無家者境況,社福團體的角色,也邀請大家一起在社工分享的故事裡,為自己許下一個來年和社會一同努力的心願吧!一起來聽《EP19|補網的人─台港社工的無家關懷 ft. Catherine x澄巽》 一小時精彩節目 1.介紹來賓 [00:26 - 00:39] 2. 自己名字的來由?[04:22 - 11:13] 3 Catherine 怎麼走上社工這條路?[11:14 - 14:41] 4澄巽如何從教育現場走上社工? [14:42- 19:21] 5為什麼最後走上的路是獨獨對無家者情有獨鍾?[19:22 - 24:26] 6芒草心是什麼樣的機構?[24:27 - 27:41] 7什麼是露宿者行動委員會?[27:42 - 30:23] 8為什麼露宿者聯盟會設在油麻地?[30:24 - 32:19] 9為什麼會決定來到台灣,香港露宿者工作和台灣芒草心的不同? [32:20 - 35:27] 10芒草心的工作裡,台北市比較密集的遊民區在哪裡? [35:28 - 37:13] 11什麼樣的因素造成了無家者?[37:14 - 40:03] 12香港這十年多了很多無家者?年齡也降低了?[40:04 - 41:53] 13兩位對未來可以做的事有什麼期待?[41:54 - 46:59] 14對未來投入社工領域的人有什麼樣的期待?[46:60 - 46:59] 主持人:謝佩霓 藝評家、策展人、文合會召集人,曾於亞、歐、美、非各洲求學、執教、工作,歷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等。曾擔任逢甲大學建築系/室景系助理教授,著有《貓非貓:伸展在文字與攝影之間、藝術與文學之間》。 與談人 Catherine:本名雷慧蘭,去年移民台灣的香港人,在港擁有逾二十年的社工經驗,早期的服務社群是性工作者,後加入香港露宿者行動委員會擔任總幹事,服務無家者十多年。來台後加入台灣慈善團體「芒草心」擔任義工。 周澄巽:社工所畢業,畢業後在芒草心工作,至今五年多。前三年在芒草心自立支援中心(男性無家者收容據點)服務,兩年多前轉組,目前在友善宿舍(支持性住屋)工作,此專案主要是持續關注自立租屋者,避免因立刻中斷服務,而再次落入流浪循環。 「露宿者行動委員會」介紹:「露宿者行動委員會」是一個非政府資助的慈善團體,成立於1985年,現在油麻地營運一間會員制的社區食堂,亦透過外展活動服務社區。在缺乏政府資助的情況下,委員會三十多年來一直致力保障露宿者的福祉,包括物資、社交支援和監督相關政府政策。 「芒草心」介紹:「芒草心」是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直接服務」及「社會溝通」雙主軸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直接服務包括成立自立支援中心、潭馨園、友善宿舍、香香澡堂及心手村培力中心,社會溝通方面,該協會發展多元的群眾參與活動:街遊導覽、流浪生活體驗營、真人圖書館、艋舺走撞街頭遊戲…等。 各大有聲平台同步上架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edxnWm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iDYf9Dklm5pSrG5TLhPbS Soundon: https://player.soundon.fm/p/ourcity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OnKXC3cyyTVG0DWOGF 官網 https://heartwave.com.tw/hkstory/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sinpeivoice/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