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小愛
用AI 來投資 AI 股票, 以美股為主, 因為目前 ChatGPT 所能找到的資料還是以英語為主, 利用 AI 工具, 將最新的 AI 資訊以podcast 的方式呈現, 內容大都是由 AI 產生的 雖然是 AI 產生, 有許多內容仍然是作者提供的觀點和視角. 也會花時間思考該幫大家介紹那一類的主題 留言請到 Youtube 頻道 https://music.youtube.com/channel/UCVKi24DGrwjplNcWEjfIXwg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12/15/2024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March 8, 2025
大家好!歡迎來到「用AI投資AI」。我是你們的主持人,小愛。這裡是我們一起探索AI技術如何改變投資世界的節目。不管你是AI新手,還是資深玩家,這裡總有讓你驚喜的話題。今天是2025年3月8日,AI的世界又有新動靜了。我們今天要聊的,是個熱門話題。ChatGPT會不會即將迎來退訂潮? 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不少討論。因為Grok 3的崛起,有人開始考慮取消ChatGPT的訂閱。這是怎麼回事?ChatGPT不是一直穩坐AI聊天機器人的王位嗎?難道要被新玩家搶走風頭?今天我們就來拆解這件事。看看原因,看看趨勢,還有哪些值得我們投資者關注的點。準備好了嗎?那就跟著小愛一起跳進這個AI大戰吧! 第一段:ChatGPT的霸主地位與新挑戰 首先,我們得承認,ChatGPT真的很強大。它從2022年底推出到現在,幾乎成了AI的代名詞。每週活躍用戶超過4億,這個數字很驚人,對吧?OpenAI有微軟撐腰,技術更新也很快。從GPT-3到GPT-4,再到最新的Turbo版本,每次升級都讓人覺得,這AI越來越像人了! 我自己用過ChatGPT寫文章、找資料,還幫朋友設計過旅遊行程。真的很方便!它的付費版ChatGPT Plus,每個月20美元,給你更快回應和優先體驗新功能。對很多專業用戶來說,這錢花得值。 但就在大家覺得ChatGPT穩坐江山的時候,xAI推出了Grok 3。這個新AI由Elon Musk支持,聲勢一點也不小。Grok 3在2025年2月亮相,帶來了DeepSearch和Think Mode這樣的進階功能。據說在推理能力和回答深度上,比ChatGPT還強一些。 我在X上看過有人說,Grok 3回答問題更直接,不像ChatGPT那麼政治正確。還有用戶提到,Grok 3的SuperGrok訂閱,每個月30美元,雖然貴一點,但功能很強大。特別適合需要深度分析的人。這麼一來,有人就動搖了。要不要退訂ChatGPT,換到Grok 3呢? 第二段:退訂潮的傳言從哪來? 好,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覺得ChatGPT要迎來退訂潮?我去X和Reddit翻了討論,發現幾個關鍵點。 第一,是使用體驗的差別。ChatGPT很好用,但有些人覺得它的回答太安全。比如問敏感話題,它可能說,抱歉,我不能給具體建議。而Grok 3的設計理念是最大化真相。回答更直白,還帶點Elon Musk式的幽默。這對追求真實感的用戶來說,很吸引人。 第二,是價格和價值的競爭。ChatGPT Plus是20美元。Grok 3的SuperGrok是30美元,X Premium+更高,到了50美元。有些人覺得,Grok 3的進階功能值這個價。ChatGPT Plus反而顯得不划算。尤其DeepSearch這功能,能快速搜尋X上的最新資訊,對投資者超實用。 我在想,如果我是炒股玩家,每天盯市場動態,Grok 3的DeepSearch可能真會讓我心動。ChatGPT雖然也能分析,但沒有這種即時抓取社群資訊的能力啊。 第三,是市場競爭加劇。除了Grok 3,還有Google的Gemini、Anthropic的Claude,甚至一些開源模型也在搶市場。ChatGPT的霸主地位不再穩固。用戶有了更多選擇,自然會有人想換新玩具玩玩。 不過,這些討論真的代表退訂潮要來了嗎?我覺得還得冷靜看看。ChatGPT的用戶基礎太大,4億週活躍用戶不是開玩笑。Grok 3雖然來勢洶洶,但剛推出,能不能搶走大量用戶,還得看後續。 第三段:真有退訂潮的證據嗎? 說到證據,我得老實說,現在沒有官方數據證明ChatGPT正在大規模流失付費用戶。OpenAI不是上市公司,不會公開訂閱數。所以我們只能靠社群反饋和間接資訊猜測。 我在X上找到一些貼文。有人說,用了Grok 3後,我取消了ChatGPT Plus,覺得沒必要花雙份錢。還有網友寫道,ChatGPT的回答越來越像客服機器人,我還是喜歡Grok 3的直白。這些聲音雖然不多,但確實有。 Reddit上也有類似討論。尤其在r/ChatGPT和r/grok這些社群。有些人覺得ChatGPT的生態系統還是優勢。比如它有強大的API支援,很多企業用它開發應用。Grok 3目前更像個人工具,企業應用不成熟。所以對專業用戶來說,ChatGPT的黏性很強。 還有科技媒體報導,Grok 3的推出確實讓ChatGPT感受到壓力。但要說退訂潮,可能太誇張。ChatGPT的用戶不只是個人,還有學校、企業、開發者。這些群體不會輕易換平台。 說白了,現在有點像手機市場。iPhone還是老大,但Android新機一出,總有人想換口味。可真的全換過去?大部分人還是會等等看。 第四段:投資者的角度怎麼看? 好了,聊了這麼多退訂潮的可能性。作為「用AI投資AI」的聽眾,你們肯定想知道,這對投資有什麼啟發? 首先,這場AI大戰告訴我們,競爭在加劇。競爭最大的受益者是誰?當然是我們用戶和投資者!ChatGPT和Grok 3互相較勁,只會逼它們推出更好、更便宜的服務。這對AI產業是好事。長期看,相關公司的價值可能還會上升。 如果你是OpenAI的粉絲,別太擔心退訂潮傳言。它的技術底子很硬,微軟的資金和生態支援也不是蓋的。但如果你看好xAI,Grok 3的成長潛力很大。Elon Musk的野心大家知道。他不會只做聊天機器人。未來可能把Grok 3跟SpaceX、Tesla結合。那就厲害了! 再來,價格戰可能也會開始。ChatGPT Plus如果感受到壓力,說不定降價,或推出更多功能留住用戶。這對我們來說,是不是撿便宜的好機會? 說不定哪天小愛我也退訂ChatGPT,改用Grok 3寫Podcast稿,哈哈!不過現在,我還是兩邊都試試,看誰更懂我。 第五段:聽眾互動與未來展望 好了,聊到這邊,我想聽聽你們的想法。你是ChatGPT的忠實粉絲?還是被Grok 3圈粉了?或者你覺得這兩家都不夠好,有其他選擇?歡迎在社群平台留言,跟小愛分享你的看法! 未來幾個月,我覺得AI市場會越來越熱鬧。ChatGPT會不會迎來退訂潮,取決於OpenAI怎麼應對競爭。如果它加快創新,保持用戶黏性,可能還是王者。但如果Grok 3後來居上,我們得重新評估AI投資的版圖。 不管怎樣,AI發展速度真的讓人興奮。作為投資者,我們要盯緊趨勢,抓住機會。下次節目,說不定我們聊聊怎麼用Grok 3分析股票,或用ChatGPT預測市場走勢。怎麼樣? 結尾 今天的「用AI投資AI」就到這裡。感謝你們收聽!我是小愛。下次節目,我們會帶來什麼新話題?記得關注我們的頻道,不要錯過哦! 最後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AI再聰明,也別忘了自己做功課。祝大家週末愉快,我們下週見!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March 8, 2025
大家好,歡迎收聽這一集「用 AI 投資 AI」,我是你們的主持人小愛。今天是 2025 年 3 月 8 日,這集節目我們要聊一個很有意思的主題:小型 AI 股裡,有沒有哪家公司正在做像 Manus 這樣的 AI 代理?如果你還沒聽過 Manus,它是一款來自中國的通用 AI 代理,最近一夜爆紅,因為它能幹很多事,從篩選履歷到建網站,幾乎無所不能。這讓我們很好奇,美國的小型 AI 公司有沒有類似的技術?今天我會帶大家看看幾家市值不到 100 億美元的小型 AI 股,分析它們的 AI 代理跟 Manus 有什麼相似之處,還有值不值得我們投資。準備好了嗎?那就開始吧! 首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 Manus 是什麼。Manus 是中國初創公司 Monica 開發的 AI 代理,最大的特色是它的通用性。你可以讓它幫你篩選 15 份履歷,它不只會分析,還能排序、做試算表。你叫它研究房地產,它會自己列計畫、找資料,最後給你建議。它甚至能分析股票市場,還順手建個互動網站。這不只是聊天機器人,而是能動手做事的小幫手。它的技術很硬核,據說在 GAIA 測試中成績超強,能把大任務拆成小步驟,還能處理文字、圖片、數據等多種資訊。這種能力讓它火遍全球,也讓投資者開始想:有沒有類似的機會可以抓? 今天我們聚焦的是小型 AI 股,也就是市值低於 100 億美元的公開交易公司。為什麼選小型股呢?因為大公司像 Microsoft、Google 這種,市值動輒幾萬億,已經很成熟,但小型股往往更有成長空間,風險和回報也更高。我們會看看這些公司的 AI 代理有沒有像 Manus 這麼靈活,然後評估它們的投資潛力。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看看有哪些公司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家公司是 C3.ai,股票代碼 AI,市值大約 35 億美元。這家公司在小型 AI 股裡算比較有名的,他們專注於企業用的 AI 平台。他們的產品叫 C3 AI Agents,是一種智能軟體代理,可以幫企業做複雜任務,比如分析數據、檢測異常,或者預測設備什麼時候會壞。官方網站說,這些代理是可客製化的,能根據不同需求調整功能。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 Manus?比如,Manus 可以幫你研究房地產,C3.ai 的代理也能幫企業優化供應鏈,兩者都有執行任務的能力。不過,C3.ai 更專注於企業應用,像製造業、能源這些領域,沒有 Manus 那麼廣泛,比如它不會幫你建網站。但它的客製化能力還是很強的,算是小型股裡跟 Manus 最接近的。 C3.ai 的市場表現呢?2024 年他們的股票漲了大概 20%,不算特別驚豔,但很穩健。他們的客戶包括政府和大企業,最近也在推生成式 AI 產品,試圖搶更多市場。跟 Manus 比起來,C3.ai 的代理雖然沒那麼萬能,但實用性很高,對企業來說是個可靠的工具。如果你要找一個像 Manus 的小型股,C3.ai 應該是首選。 第二家公司是 BigBear.ai,股票代碼 BBAI,市值只有 2 億美元,真的很小。這家公司專注於國防、醫療和物流,他們的 AI 代理叫「AI Agents for Autonomous Operations」,聽起來很酷對吧?這些代理主要是幫國防部門做威脅檢測,或者在物流裡優化路線。它跟 Manus 一樣能自動執行任務,比如分析數據、做出決策,但它的應用範圍比較窄,主要是國防和情報這塊。Manus 可以幫你篩選履歷,BigBear.ai 的代理就不行,它更像是個專門的軍事助手。 BigBear.ai 的市場表現比較波動,2024 年股票漲了 15%,但起伏很大。他們最近跟美國陸軍簽了個大合同,價值 1.65 億美元,這讓他們的潛力看起來不錯。但問題是,他們太依賴政府客戶,如果這塊業務有變動,風險就很高。跟 Manus 比,它的功能沒那麼通用,但任務自動化的想法是相似的。如果你喜歡高風險高回報,這家可能值得一看。 第三家公司是 SoundHound AI,股票代碼 SOUN,市值大約 5 億美元。他們專注於聲音 AI,產品叫 SoundHound Chat AI,是一款生成式 AI 助理。你可以用語音跟它互動,它會幫你處理客戶服務的問題,比如回答查詢、給建議。這聽起來跟 Manus 有點像,因為兩者都能處理任務,但 SoundHound 的重點是聲音交互,像是個超級聰明的 Siri。Manus 可以建網站,SoundHound 就不行,它更適合用在餐廳點餐或者汽車語音控制這種場景。 SoundHound 的市場表現還不錯,2024 年股票漲了 25%,成長潛力挺高的。他們最近收購了 Synq3,新增了 1 萬家餐廳客戶,還跟 Nvidia 有合作,技術靠得住。但跟 Manus 比,它的功能太專注了,沒那種跨領域的靈活性。如果你對聲音 AI 有興趣,這家可能有搞頭,但跟 Manus 的相似度不算高。 接下來是 Verint Systems,股票代碼 VRNT,市值大約 20 億美元。他們做的是客戶參與解決方案,產品是 AI 驅動的虛擬助理,專門幫企業處理客服問題。比如客戶打電話來問訂單狀態,它會自動回應。這跟 Manus 的任務執行有點像,但範圍很窄,主要是客服這塊。Manus 可以分析股票市場,Verint 的助理就不行,它更像是一個專門的客服機器人。 Verint 的股票 2024 年漲了 18%,表現穩定。他們的客戶主要是大企業,市場地位不錯,但成長空間有限。跟 Manus 比,它的通用性差太多,相似的地方只有「能做事」這一點。如果你想投穩健的公司,這家可以考慮,但別期待它像 Manus 那樣顛覆市場。 最後一家是 UiPath,股票代碼 PATH,市值剛好 100 億美元,勉強算小型股。他們做的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也就是 RPA,產品是 AI 驅動的機器人,可以自動化業務流程,像輸入數據、生成報告這種。雖然是例行工作,但它跟 Manus 一樣能執行任務,算是有點相似。不過,Manus 的任務更複雜,像建網站這種,UiPath 的機器人就沒那麼靈活。 UiPath 的市場表現很好,2024 年股票漲了 22%,成長潛力不錯。他們的客戶遍布各行各業,技術也很成熟。但跟 Manus 比,它的功能還是偏例行性,通用性不夠。如果你喜歡自動化這塊,UiPath 是個好選擇,但跟 Manus 的距離還是有的。 好了,分析完這五家公司,我們來總結一下。從跟 Manus 的相似性來看,C3.ai 排第一,它的 AI 代理可客製化,能做多種任務,很接近 Manus 的通用性。BigBear.ai 和 UiPath 排中間,它們有任務執行的能力,但範圍沒那麼廣。SoundHound AI 和 Verint Systems 就比較專注,相似性低。如果要挑一個最像 Manus 的,C3.ai 是贏家。 那麼,這些公司值得投資嗎?我來給點建議。首先看 C3.ai,它的好處是市場穩定,客戶群強大,成長潛力也不錯,但壞處是還沒賺錢,2025 年預計還是虧損,得有耐心等它翻身。BigBear.ai 的潛力在政府合同,但波動大,風險高,適合愛冒險的人。SoundHound AI 的成長性很好,聲音 AI 是個利基市場,但跟 Manus 的方向不一樣。Verint 是穩健派,沒什麼驚喜。UiPath 技術強,市場大,但市值已經到邊緣,可能不算純小型股了。 投資這些公司有什麼風險呢?第一,競爭很激烈,大公司像 Microsoft、Google 隨時可能搶市場,小公司得有獨門絕活才能活下去。第二,技術挑戰大,像 Manus 這種通用代理不容易做,萬一技術跟不上,股價可能就垮。第三,監管問題,AI 越來越受關注,隱私和安全法規可能影響業務。所以,分散投資很重要,別把錢全壓在一支股票上。 展望未來,AI 代理市場肯定會越來越熱。專家預測,到 2025 年底,50% 的企業會用上這種技術,特別是能幫忙做事的那種。C3.ai 如果能再推廣它的代理,可能會更有競爭力。BigBear.ai 和 SoundHound 如果能擴大應用範圍,也許會有驚喜。我的建議是,第一,持續關注這些公司的技術進展,看看有沒有新突破。第二,用 AI 工具分析它們的財報和市場反應,比如 TrendSpider 這種,能幫你抓趨勢。第三,別急著梭哈,慢慢建倉,風險才不會太大。 好了,這集「用 AI 投資 AI」就到這裡。我們聊了小型 AI 股裡跟 Manus 類似的 AI 代理,C3.ai 是最接近的選擇,其他公司各有特色。投資有風險,大家要量力而為哦。我是小愛,下集見,拜拜!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March 8, 2025
大家好,歡迎收聽這一集「用 AI 投資 AI」,我是你們的主持人小愛。今天是 2025 年 3 月 8 日,這集節目要聊一個最近超火的話題:Manus AI。這個來自中國的通用 AI 代理幾乎是一夜之間爆紅,震驚了整個 AI 圈子,也讓投資者開始摩拳擦掌,想知道這波熱潮背後的原因,以及它能帶來什麼投資機會。今天的內容會聚焦在 Manus 為什麼突然火起來,以及我們能不能從中找到一些值得下手的投資方向。準備好了嗎?那就開始吧! 首先,讓我們來搞清楚 Manus AI 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Manus 是由一家名叫 Monica 的中國初創公司開發的通用 AI 代理。跟傳統的聊天機器人,比如 ChatGPT 不一樣,Manus 不只是會回答問題或給建議,它能直接幫你做事。官方介紹說,它是個能把想法轉化成行動的 AI,涵蓋的工作範圍從簡單的文書處理到複雜的數據分析都有。舉個例子,它可以幫你篩選履歷、做房地產研究,甚至分析股票市場,還能自己寫程式碼建網站。這種「動手能力」讓它在推出沒幾天就成了話題焦點。那麼,它為什麼會在一夜之間爆紅呢?我總結了幾個關鍵原因,來跟大家一一拆解。 第一個原因是它的實用性超乎想像。2025 年 3 月 6 日,Monica 正式推出 Manus 後,聯合創始人季一超(大家都叫他 Peak)在 YouTube 上做了個展示影片,效果真的很驚艷。他給了 Manus 三個任務。第一個是篩選 15 份履歷,Manus 不只解壓檔案、逐一分析,還能根據招聘標準排序,甚至應要求生成試算表。第二個是房地產研究,它自己列出計畫、分步執行,最後給出買房建議。第三個更誇張,是股票市場的相關性分析,它不只跑數據,還建了一個互動網站,直接上線給你用。這些展示讓人一看就覺得:這不是玩具,這是能幹活的工具。網路上馬上有人說,Manus 像是 Deep Research、Operator 和 Claude Computer 的合體,但更強。這種實打實的執行力,讓它瞬間在 X 和其他社交平台上刷屏,大家都想要邀請碼來試試看。 第二個原因是它在技術上的突破。根據官方說法,Manus 在 GAIA 基準測試中拿下了目前最好的成績,這個測試是用來評估通用 AI 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果顯示,Manus 在三個難度等級上都超過了 OpenAI 的模型。這代表什麼?代表它不只是會聊天,還能處理複雜、多步驟的任務。比如跨國商務談判,它能分解合約條款、預測策略,還能協調法律和財務團隊。技術上,它有動態目標分解能力,能把大任務拆成上百個小步驟,還能跨模態推理,同時處理文字、圖片、數據,甚至透過強化學習自我改進。這種硬核技術讓 AI 圈的大佬們都震驚了,有人直接在 X 上說:「本來覺得 DeepSeek 已經天下無敵,沒想到 Manus 更猛。」這種口碑效應,瞬間點燃了它的熱度。 第三個原因是市場時機太完美。2025 年初,中國的 DeepSeek 剛剛用低成本、高性能的 R1 模型震驚全球,讓大家對中國 AI 的創新能力刮目相看。才過兩個月,Manus 就冒出來了,而且展示的還是更實用的「代理」概念。這個時機正好搭上了中美 AI 競爭的白熱化階段。美國這邊,OpenAI 剛宣佈要對企業收費,每月最高 2 萬美元推出專屬 AI 代理,而 Manus 不只性能據說更強,成本還可能更低。這種對比,讓全球投資者和科技迷都把目光轉向中國。加上 Manus 計畫今年內開放部分模型原始碼,吸引開發者一起玩,這種開放策略又進一步推高了它的話題性。於是,3 月 6 日一推出,邀請碼就被炒得滿天飛,甚至在中國的二手平台咸魚上有人賣帳號,熱度可想而知。 第四個原因是稀缺性帶來的炒作。Manus 推出時採用邀請制,官方說是因為伺服器容量有限。這招雖然不是故意,但效果跟饑餓行銷差不多。產品負責人張濤在社交媒體上道歉,說沒想到大家這麼熱情,可這反而讓人更想搶到手。結果,網路上開始有人懷疑這是不是故意製造稀缺感,但不管真相如何,這種「一碼難求」的局面確實讓 Manus 的名聲傳得更快。甚至有報導說,他們的 X 帳號因為違規被暫停,但這反而被解讀成熱度太高惹的禍,話題性只增不減。 好,說完 Manus 一夜爆紅的原因,我們來聊聊這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麼。它的突然崛起不只是一個技術事件,還可能帶來一波投資熱潮。那麼,我們可以從哪些方向找機會呢?我整理了五個可能的投資方向,來跟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個方向是晶片和算力基礎建設。Manus 這種強大的 AI 代理,背後需要大量運算資源支撐。展示中提到的數據分析、程式碼生成,都離不開高效能晶片和伺服器。這個領域的龍頭當然是 Nvidia,他們的 GPU 是 AI 訓練的標配,2024 年股票漲了 166%,2025 年預計還會因為新 Blackwell 平台繼續成長。投資 Nvidia 幾乎是穩賺不賠的選擇,但估值已經很高,想進場得看時機。除了 Nvidia,AMD 也是競爭者,他們的晶片也在搶市場。另外,中國本土的晶片公司,比如華為的海思,可能會因為 Manus 的需求而受益。雖然美國對中國晶片出口有管制,但像 SMIC 這樣的企業已經在 2023 年做出 7 奈米晶片,進步很快。如果 Manus 帶動中國 AI 算力需求,這塊可能會有意外收穫。 第二個方向是雲端運算和數據中心。Manus 的特色之一是異步雲端操作,用戶可以關掉設備,它還在雲端跑任務。這意味著它對雲端服務的需求很大。全球來說,Amazon 的 AWS、Microsoft 的 Azure 和 Google Cloud 是前三大玩家,這些公司都在積極擴展 AI 雲服務。特別是 Microsoft,靠著跟 OpenAI 的合作,Azure 的 AI 業務增長很快,2024 年股票表現也很強。如果 Manus 需要國際化的雲端支持,這些巨頭可能會是合作對象。在中國,阿里雲是老大,Alibaba 剛在 3 月 6 日推出新模型 QwQ-32B,宣稱性能媲美 DeepSeek R1,他們還計畫未來三年投入 524 億美元建 AI 基礎設施。如果 Manus 跟阿里雲合作,這個領域的投資潛力會更大。 第三個方向是大模型和中台技術。雖然 Manus 是 Monica 開發的,但它背後可能用了其他大模型作為基礎,或者需要中台來整合數據和任務。這個領域的玩家包括 OpenAI、Google、DeepSeek 這些提供大模型的公司。如果 Manus 開放原始碼,可能會刺激更多公司開發類似代理,帶動大模型的應用熱潮。在中國,Alibaba 和百度是主要競爭者,他們的模型已經很成熟,可能會跟 Manus 有技術合作。另外,像 Palantir 這種專注數據整合的公司,也可能因為 Manus 的數據需求而受益,他們的股票最近漲勢也不錯。 第四個方向是資訊安全。Manus 的應用場景很廣,比如醫療診斷要用基因數據、金融談判涉及機密財務,這都對安全性要求很高。官方說他們用了加密技術,比如全程密文處理數據,甚至開發者都看不到決策路徑。但隨著 AI 越來越聰明,攻擊面也變大了,比如有人可能用對抗性攻擊讓它誤判。這個領域的投資機會在於網路安全公司,比如 CrowdStrike,他們的 AI 安全解決方案很強,2024 年表現不錯。還有像 Palo Alto Networks,專注企業安全,也可能因為 AI 代理的普及而成長。在中國,奇安信這種本土安全公司也值得關注。 第五個方向是應用場景的行業公司。Manus 的展示涵蓋了招聘、房地產、股票分析,未來可能擴展到醫療、教育、法律等領域。這意味著各行各業的應用公司可能會因為整合 Manus 而受益。比如房地產領域,美國的 Zillow 或者中國的貝殼找房,可能會用類似技術提升服務效率。金融領域,像 Robinhood 這種交易平台,或者中國的東方財富,如果搭上 AI 代理,可能會有新成長點。醫療方面,AI 診斷公司比如 Tempus,可能會因為 Manus 的數據處理能力而加速發展。這個方向的好處是選擇多,但要挑對公司,得看它們跟 AI 的整合程度。 當然,投資這些方向也有風險。第一,Manus 現在還在早期,官方說目前版本離最終目標還遠,穩定性未知。第二,市場炒作可能誇大了它的能力,如果後續表現不如預期,熱度可能降溫。第三,中美技術競爭和監管壓力可能影響相關公司的發展,比如晶片出口限制或數據隱私法規。投資者得謹慎評估,別被熱潮沖昏頭。 最後,我想聊聊 Manus 的未來和我們的投資策略。它的爆紅不只是技術勝利,也是市場需求的反映。未來如果它真的能大規模商用,可能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像個超級助理一樣幫我們處理瑣事。但這也帶來爭議,有人覺得它是走向 AGI(人工通用智能)的單一強 AI,有人說它是多代理協作的起點。不管哪條路,它的發展都會帶動產業鏈成長。我的建議是,第一,關注技術進展,看 Manus 下一步怎麼走。第二,試著用 AI 工具分析相關公司,比如 TrendSpider 這種,能幫你抓趨勢。第三,分散投資,別全壓在一個方向。第四,盯著監管動態,特別是中美之間的政策變化。最後,學點 AI 知識,這樣你能更好判斷什麼是真的機會。 好了,這集「用 AI 投資 AI」就到這裏。我們聊了 Manus 一夜爆紅的原因,從實用性、技術突破到市場時機,還分析了晶片、雲端、大模型、安全和應用五個投資方向。希望大家聽完有點收穫。投資有風險,量力而為哦。我是小愛,下集見,拜拜!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