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内心的成长和迷茫。关于自己和世界的不断重新认识!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5/29/2023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March 11, 2024
水与狗<br> 想过独自远行,可是不敢。远方成了诗,有了触不可及的美。留守故乡,安心于自己的家,是一种安贫乐道?世人与我惯于自欺,内心怕是多有不甘。<br> 烦恼啊,痛苦啊,多半来源于理想与行动的不协调。所以,“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时,犹豫便会败北”成了很多人的名言,更甚至,红了眼的赌徒当成了信仰。<br> 当他背着小熊上路,走向遥远的远方时,我的梦想在此实现。可是,远方是哪里?谁又知道!一个人上路行走,没有目的,跟一个人生活,没有计划,一个样。最大的危险是孤独。当你一个人开始自说自话,危险便逐渐靠近了你,歇斯底里、崩溃,是每个孤独的人都有过的样子。就像他,砸烂了陪伴自己的小熊。拿起石头要砸向路过自己公共汽车。当车里伸出一支枪,指着他的时候,他放弃了砸车。他是不是习惯欺负弱小?行为的分裂,可以肯定。<br> 就行为的统一性来说,人是不如动物的。荒野的这群狗带他寻到了一只野鹿,野鹿刚刚倒下。到底是不是鹿群中跟他干架的那只?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了食物,前路可以继续走下去。野狗们吃掉了野鹿。他和野狗成了伙伴,可以一起走一段旅途。<br> 前面的景象突然变得吓人,到处是死掉的人,那一个还流着鲜血。野狗又寻到了食物,吃掉了这个人。他和野狗分道扬镳。只是,这多灾多难的悲惨世界是何造成?天灾有之,更多的,只能是人为之。候鸟带来远方的消息,战争和饥饿在困扰着人们。当黎明来临的时候,黑暗真的结束了吗?怎样结束的呢?<br> 他饥饿难耐的时候,找到了一个荒凉的村子。吃了一个房间里,散落在地的食物。他的肚子疼痛难忍时,一个人抢走了他那跟小熊绑在一起的包。他追着这个人,抢回了自己的包。却被另外两个人赶走。或许,他的确是个入侵者。<br> 他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受了重伤的人。那个人让他用枪打死他。不能吃不能动,是一种漫长的痛苦。他没有,他需要思考,他该怎么做?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会痛,这种痛是心理上的痛,自己不能面对自己。他还是枪杀了他,因为那是他的愿望。<br> 一个孩子拿枪指着他,他可以轻易杀死他,他只是个孩子。他没有,他让他抢走了自己鞋子,还有自己的小熊。是抢吗?更像是送。<br> 这本书是绘本,只有图画和简单旁白,看的快些几分钟可以看完。但是书封写着:看一遍触动,看两遍惊心。更有趣的事情是:这是一本后浪出版社推荐出哲学入门书。为何?<br> 他的旅程像是自己梦见自己溺水,我感到快乐。<br> 我的旅程会像什么?他感到有趣吗?
October 20, 2023
这本书的作者是牟宗三。<br> 这本书从整体上感受,个人觉得作者讲的有点儿啰嗦,许许多多的名词概念都是对比西方哲学来解释的。诚然,这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但是结果反而使得章节内容有点絮叨,啰嗦,中国的哲学很多人不懂,那么外国的一样,用一个名词来阐述一个名词,原本也不一定容易理解。也许,这本书是大学演讲的稿子编辑而成,很多是学生录记的,所以在所难免的内容不够精炼。所以,这是个缺点。<br> 好吧,下面来谈优点。这本书的优点是什么呢?<br>可以这样说,本书只谈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以及魏晋精神等从古至今传承的文化到底是讲了什么?有何功用?怎样思考的?”这是一个问题吗?我一下用了这么多问号?是的,只有第一个问号是问题,后面的那些都是顺带关系,都是结果。那么,中国的文化(主要是上面这几种主流的)主要是讲了什么呢?答案是:中国的文化各家虽有不同,但是内涵基本都是讲怎样有益于跟人身心健康的学问。这个答案是我自己总结的,也许表述不准确。我觉得就是这个。在我个人看来,一个人是否健康,他的思想认识,思考方式最最重要,身体上的疾病反而最可以忽略。诚然,身体上的疾病很多让人痛苦不堪,甚至很多人忍受不了,选择结束生命。这确实让人感到悲伤。这个我是站在外人的角色来讲的,如果本人思想通透了,便也没有什么好悲伤的。<br> 那就简单来做一下读书总结。<br>儒家之道,从孔孟到现在,一直都是我们所要思考的主要思想文化知识,为什么?因为儒家所讲的内容便是道德,也就是仁。道德的社会功能不必多说,对个人来说,为何有益于健康?从卢梭的《人类契约论》来讲,我们最害怕的东西其实是“丛林法则”,也就是你想实施你的黑暗面,但是你不确定别人是否也是这样?这对个人是大恐惧,相当于静默中的黑暗,要面对的是未知。所以需要仁,需要道德。当你自己高尚起来了,恐惧没有了,那么个人也就健康了。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舍身取义,杀身成仁,那就看自己的认识了。<br>道家所说的内容简单来讲是如何认识与摆脱的知识。也就是一个人如何思索,然后能给摆脱周围环境所带给你的各种束缚问题。一个人若是认识到位了,那么什么困难又是解决不了的呢?杨绛曾说过,现在人的问题,90%都是因为认识不够而想法太多造成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钱的问题。虽然有钱能解决很多很多很多问题,但是并不万能,这个需要肯定。如果人人超脱出来,自然健康有活力。<br>佛家所讲的主要是智慧、认识的问题。一个人理解了佛家的那些概念便会产生那些智慧。有了智慧,个人如何能不健康?在这本书中我对它所讲的佛家对中国文化有个巨大功能这一点,有深刻印象。那就是一个人若是有最高德(好吧,这个简单点理解就是好人好事做到极致),那么他的福报也是最高的。我常想“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儒家、道家都没有肯定好人就有好报这个问题,而佛家讲了,即六道轮回中的东西都能成佛。这完善了关于道德执行问题的链条。<br>当然,儒家的愚民之策,道家的帝王之术,佛家的忍耐之道,也都有其负面的功能。所有的东西都是黑白一起的,这个不用怀疑。哲学不会讲这个,这不是哲学的内容。<br>哲学是讲生命存在意义的学问,能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得到多少,需要我们慢慢体会吧。
October 18, 2023
生活就像描白,那些过往勾勒出一个个你我,喧嚣不在。<br> 这是一本描写阿富汗人物的一本书,类似于自传。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这本书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比喻、夸张等修辞运用,就连语言来说也不够精彩。我一直追求语言的精彩,时间与空间的压缩。但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确实有感触,记得多少年前开始读过的书也有这么一种类型,只靠描述就让人忘不掉,记得有个作者叫杰克伦敦,记得他的《热爱生命》、《一块牛排》、《旷野呼唤》。简练却让人忘不掉,是因为描写的东西都是关于生命的思考,都是让人变得厚重的东西。我们都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人,能记住是因为我们都似乎经历过。无需渲染。<br> 前段时间正是农忙时节,晚上坐小弟的车走在乡间的公路上。小弟突然问我:“二哥,你说他们都在路边晒粮食,如果我给他们轧了,他们是不是会减产?”“是的。”“如果我把他们轧了,我是不是个好人?”“如果是为了躲避车辆,你把路边晒的粮食给轧了,这个没有错。如果路的另一半没有晒粮食,你仍然给人轧了,那么你不是个好人。”“可是,我在自己的车道上行驶,这个不错吧。”“的确是不错”。“但是,每个在路边晒粮食的人也都是不容易的,他们也只是为了能早点把粮食晒干、卖掉,都是很艰辛的。你在自己的车道行驶是不错,但是如果故意给人轧了,那你的确不是好人。有个故事叫周处除三害,南山猛虎、北海蛟龙和他自己。他之所以被人称作一害,就是因为他体会不到别人的疾苦,但是他却有自主意识,所以是最大害。如果你故意把别人的粮食给轧了,那么你就是个神经病。心理年龄估计只有五岁。 ”什么是好人,我不知道。这本书说里面有重新做好人的路,所以大家适合一读。<br> 小弟说:“二哥,等咱露露上初中跟高中的时候,我得让她必须每天九点前回家。”“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太疯了,不像话。” “兄弟,你上学的那会逃课、打架什么都干,你为什么给闺女定下个条条框框?你都做不到,为何要求别人做到。”“我不管,我是为她好。”“万一,她叛逆不听,咋办?”“别跟我叨叨些没用的,到时我才不听那些。”我只能呵呵。生命之所以值得珍惜是因为与众不同。这本书告诉你,要做你自己,不要变成别人设定的角色。行为匹配思想才能无悔。<br> 总有许多话,一停顿便忘了。这篇日志就是如此。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