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楊心怡、侯信恩(Simon)
在生命的十字路口,拐個彎,在轉角——你將遇見誰? 這裡是「轉角幸福科技島」,一座用聲音築起的島嶼,漂浮在科技、人文與生活之間。 我們邀請每一位旅人——無論是科技創新者、社區實踐者、書寫溫度的創作者,或是在日常中悄悄發光的你我——一起登島分享。 在這裡,專訪與主題交織,不只談未來,也聊幸福;不只談知識,也聽見故事。 歡迎登上「轉角幸福科技島」, 在每一段聲音航行中, 遇見那些驚鴻一瞥,卻在心中留下長長餘溫的他們。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轉角遇見你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162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288 漢聲廣播電台-經典回放區#幸福小書籤 https://audio.voh.com.tw/TW/Playback/ugC_Playback.aspx?PID=323 Youtube平台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轉角幸福科技島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voh.corner 2025年節目鋼琴配樂:#林頌堯、#李昌勳、#朱禹豪 節目企劃:#楊心怡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1/2/2021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April 21, 2025
日安,2025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4%BB%8A%E5%A4%A9%E4%B8%8D%E7%95%B6%E5%AA%BD%E5%AA%BD?__eep__=6%2F&__tn__=*NK-R">#今天不當媽媽</a>!」 當你累了、倦了 只想窩在沙發上 靜靜地聽一段 貼近生活又療癒心靈的聲音 這一集 很適合 繪本創作者貓魚老師 是插畫家 也是媽媽 她用畫筆與文字 寫下母職生活中 最真實、最爆笑 也最溫柔的篇章 她的新書《今天不當媽媽!》 乍看是一本童趣十足的繪本 實則藏著許多 媽媽們內心無聲的吶喊 與愛的掙扎 故事從一個意外開始: 孩子誤拿爸爸的刮鬍刀做成飛機 一飛 刮掉了媽媽的頭髮…… 接下來 是媽媽情緒爆炸 孩子手忙腳亂地彌補錯誤的歷程 繪本的畫面 爆笑中帶點淚水 而背後 是愛的練習 選擇彩色筆 來完成這本繪本 不只是技法的挑戰 更是一種回到孩子視角的溫柔姿態 那不完美的筆觸 歪歪的手 忽大忽小的表情 每一筆都像孩子的手在畫 也像媽媽心裡的波動在慢慢顯影 貓魚老師也談到 她從哲學系轉入創作的心路歷程 如何從一個「愛問為什麼」的孩子 變成了一位透過繪本 不斷追問「什麼是愛」的大人 她說 孩子其實一直都看得懂我們的脆弱 所以真誠 比完美更重要 這本書 獻給每一位媽媽 妳可以累 可以哭 可以暫時不當媽媽 但妳 永遠都值得先是妳自己 也獻給每一位孩子 與父母共處中的你: 即使彼此誤會、錯亂、難過 但只要心裡還有愛 就有可能 再一次靠近 再一次擁抱 再一次讀懂愛 也讀懂你自己 貓魚 哲學系畢業,育有兩貓兩狗加一位青春期屁孩,嘗試用畫筆填飽大家的肚子,目前還算順利。畫圖時喜歡什麼都來一點,實驗媒材的可能性。不畫圖的時候喜歡往高處爬、往山上跑,寫故事的時候也會往心裡去。 最喜歡的人類是悉達多喬達摩,為此開了podcast 《悉達多同學會》。 最喜歡的一段話來自星野道夫先生:「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環境之一,就是圍繞在人類身邊的豐富生命。牠們的存在不僅療癒了我們,更重要的是,牠們也讓我們理解,人類究竟是什麼。」 作品曾多次入選各項圖畫書獎項,入選2019波隆那插畫獎,2022台北國際書展首獎,2022、2023金鼎獎等。近年潛心創作繪本,著有《怪獸媽媽》、《吹笛手菇菇狗》等繪本。 → 節目完整訪談請收聽 Podcast 《Ella老師的5678》《轉角幸福科技島》 →也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轉角幸福科技島》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8%B2%93%E9%AD%9A?__eep__=6%2F&__tn__=*NK-R">#貓魚</a> 老師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7%B9%AA%E6%9C%AC%E4%BD%9C%E5%AE%B6?__eep__=6%2F&__tn__=*NK-R">#繪本作家</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5%B7%B4%E5%B7%B4%E6%96%87%E5%8C%96?__eep__=6%2F&__tn__=*NK-R">#巴巴文化</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PaPaPublishingHouse?__tn__=-]K-R">巴巴文化</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7%BF%81%E6%84%9B%E6%99%B6?__eep__=6%2F&__tn__=*NK-R">#翁愛晶</a><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9716055&__tn__=-]K-R">翁愛晶</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lla%E8%80%81%E5%B8%AB%E7%9A%845678?__eep__=6%2F&__tn__=*NK-R">#Ella老師的5678</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iamella5678?__tn__=-]K-R">Ella老師的5678</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8%BD%89%E8%A7%92%E9%81%87%E8%A6%8B%E4%BD%A0?__eep__=6%2F&__tn__=*NK-R">#轉角遇見你</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5%B9%B8%E7%A6%8F%E5%B0%8F%E6%9B%B8%E7%B1%A4?__eep__=6%2F&__tn__=*NK-R">#幸福小書籤</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4%B8%8D%E5%8F%AA%E6%98%AF%E7%A7%91%E6%8A%80?__eep__=6%2F&__tn__=*NK-R">#不只是科技</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lla%E8%80%81%E5%B8%AB%E7%9A%845678?__eep__=6%2F&__tn__=*NK-R">#Ella老師的5678</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voh.corner?__tn__=-]K-R">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a>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April 21, 2025
日安,2025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7%B8%AB%E8%A1%A3%E7%A6%8F?__eep__=6%2F&__tn__=*NK-R">#縫衣福</a>》 成長的旅程中 總有一些物件 不僅僅是物件 它們承載著回憶、祝福 甚至是一份無形的愛 《縫衣福》就是這樣一本 充滿溫度的繪本 一件母親親手縫製的 百納衣 一針一線縫織的不只是布料 是歲月中的愛與牽掛 陳素宜老師與我們分享 她的新書《縫衣福》的創作歷程 透過她溫暖而細膩的文字 我們看見親子之間的情感流動 也感受到那些曾經被視為 「老派」的文化習俗 其實蘊含著最純粹的愛與祝福 故事的主角 一位青春期的女孩 收到母親送給她的一件百納衣 但她卻嫌它過於花俏 與自己酷酷的形象不符 這件衣服的每一塊布料 是來自鄰里親友的祝福 有的來自老師 希望她學業順利 有的來自鐵匠 希望她身體健康如鋼鐵般強壯 所以這不只是一件衣服 而是大家對她的愛 但是命運的無常 總是來得措手不及 母親突然離世 女孩還沒來得及真正珍惜這件衣服 以為它消失在傳統儀式的火焰之中 直到多年後 她即將成為母親 父親才從箱底取出那件百納衣 原來它一直被細心地保存著 等待下一代的到來 陳素宜老師用這個故事 帶我們回望幾乎被遺忘的傳統文化: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7%99%BE%E7%B4%8D%E8%A1%A3?__eep__=6%2F&__tn__=*NK-R">#百納衣</a> 的溫暖 在那個年代 成衣還不普及 許多母親會收集布料 拼湊成衣物 為孩子縫製獨一無二的祝福 而這樣的習俗 不只是客家文化的代表 更是早年臺灣社會中 「一個孩子由整個社區共同養育」 的美好象徵 我們常說 現代人習慣丟棄與汰換 少了過去那種對物件的珍惜 也少了對回憶的保留 但透過這本書 愛可以透過手作 透過物件 透過故事 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縫衣福》的動人 不僅來自於故事本身 插畫家曾湘玲老師的畫作 更是為這本書注入了靈魂 從母親去世後撕裂的拼布畫面 到女孩走過草原時 逐漸變亮的色調 每一張圖都細膩地表現情感的變化 讓讀者不只是「看」到故事 更能「感受」到 故事裡的每一絲溫暖 人生是一條單行道 每個人都會面對失去的時刻 我們無法阻止別離的發生 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記憶與珍惜 《縫衣福》告訴我們 即使親人離開了 他們的愛仍舊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或許是一件衣服 或許是一碗湯 或許是一段故事 這本書 不只是寫給孩子 也寫給每一個曾經是孩子的大人 在閱讀的過程中 你可能會想起自己的童年 想起那些陪伴過你的長輩 甚至想起某個曾經讓你嫌棄 卻充滿愛的禮物 而當你把這本書分享給下一代時 你也正在傳遞一份溫暖的傳承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 能觸動心靈的書 如果你希望 讓孩子理解「愛」的重量 那麼《縫衣福》 將是一本值得珍藏的繪本 在文字與圖畫之間 感受親情、文化與時間的縫補 讓「愛」 繼續流轉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陳素宜(作者) 臺灣新竹人,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1987年第一篇童話〈純純的新裝〉在國語日報發表後,開始努力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作品涵蓋少年小說、童話和兒童散文等文類。曾獲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以及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及海峽兩岸中篇少年小說徵文一等獎、九歌年度童話獎、小十月文學獎等獎項。多次獲得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推荐,以《柿子色的街燈》一書獲得金鼎獎,《沒鰭》獲得金鼎獎推薦。 曾湘玲(繪者) 現職插畫藝術家/視覺設計師。不設限自己的風格,作品充滿細緻卻焦躁的質地,擅長用畫面來捕捉空間中最為細微的情感流動,安靜卻蘊藏力量,以筆與紙的溫度,嘗試與世界對話。 曾經獲得義大利 A'Design Award 視覺傳達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傳達設計類、台灣金點最佳設計獎、JIA Illustration Award 2024 銅獎等獎項。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9%99%B3%E7%B4%A0%E5%AE%9C?__eep__=6%2F&__tn__=*NK-R">陳素宜</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chen.su.yi.940138?__tn__=-]K-R">陳素宜</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6%96%87%E5%AD%B8%E4%BD%9C%E5%AE%B6?__eep__=6%2F&__tn__=*NK-R">#文學作家</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5%B7%B4%E5%B7%B4%E6%96%87%E5%8C%96?__eep__=6%2F&__tn__=*NK-R">#巴巴文化</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PaPaPublishingHouse?__tn__=-]K-R">巴巴文化</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Su.Yi.Chen1987?__tn__=-]K-R">陳素宜的兒童文學世界</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7%BF%81%E6%84%9B%E6%99%B6?__eep__=6%2F&__tn__=*NK-R">#翁愛晶</a><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9716055&__tn__=-]K-R">翁愛晶</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lla%E8%80%81%E5%B8%AB%E7%9A%845678?__eep__=6%2F&__tn__=*NK-R">#Ella老師的5678</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iamella5678?__tn__=-]K-R">Ella老師的5678</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voh.corner?__tn__=-]K-R">漢聲廣播電台:轉角遇見你/幸福小書籤/不只是科技</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6%80%A1%E7%84%B6%E5%BF%83%E8%AA%9E?__eep__=6%2F&__tn__=*NK-R">#怡然心語</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8%BD%89%E8%A7%92%E9%81%87%E8%A6%8B%E4%BD%A0?__eep__=6%2F&__tn__=*NK-R">#轉角遇見你</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5%B9%B8%E7%A6%8F%E5%B0%8F%E6%9B%B8%E7%B1%A4?__eep__=6%2F&__tn__=*NK-R">#幸福小書籤</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4%B8%8D%E5%8F%AA%E6%98%AF%E7%A7%91%E6%8A%80?__eep__=6%2F&__tn__=*NK-R">#不只是科技</a>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tch/hashtag/ella%E8%80%81%E5%B8%AB%E7%9A%845678?__eep__=6%2F&__tn__=*NK-R">#Ella老師的5678</a>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April 20, 2025
《錯了,才有機會對 :人生的修正列印鍵》 三重點摘要: 1. 錯誤不是終點,而是轉彎的起點 錯誤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部分,不代表失敗,而是提醒我們還有修正與成長的空間。願意面對錯誤,就有機會走向更成熟的自己。 2. 面對錯誤的三個關鍵行動:承認、反思、原諒 真正的勇氣不是不犯錯,而是能誠實面對錯、從中學習、並原諒自己與他人,繼續前行。 3. 錯誤,是最貴的學費,也是最深的養分 人生每一段錯誤,都是未來智慧的基礎。只要願意回頭看、勇敢修正,錯的選擇,也能通往對的地方。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