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豐辦桌Taiwan Roadside Banquet
「豐食光」是以宣揚與守護台灣料理文化的團隊-「豐辦桌」的聲音平台。 主持人為京秋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郡秋、 以及北部辦桌天王林明燦大弟子林敬富。 節目將以「台灣料理|辦桌文化」為核心, 將以各主題訪問並深入挖掘台灣料理與美食的 歷史、文化、生活與美味關鍵。 讓每個聽眾都能聽到,最豐盛的美味食光。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10/31/2024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April 10, 2025
陳兆麟師傅再度作客《豐食光》, 分享他如何從小在辦桌環境中耳濡目染, 因被笑雕玫瑰花太慢而激發鬥志,自學成師。 他父親是一刀入魂的雕刻職人, 也將對技藝與信仰的堅持傳承給他。 節目中,師傅談如何讓雕刻從平面貼附進化為立體「跳出來」, 並揭露成名作「五湖四海」背後的文化記憶。 除了分享2003年為陳水扁總統設計國宴的故事, 他也談創立「麟手作料理」後如何培育學生, 甚至用一個月教出世界第二的選手。 <📍EP13 節目重點時間軸> 00:00|雕刻啟蒙與父親傳承 從「玫瑰花雕太慢」被笑開始,一步步踏上職人之路。 07:30|雕刻技法革命:讓花跳出來 不只是刻花,是讓花「浮現」,雕刻也能活起來。 14:20|五湖四海與辦桌信仰 揭開成名作與「漢食桌」、捏麵點心的失傳文化。 21:45|國宴料理與「食尚糕渣」誕生 從宜蘭食材出發,做出連外國總理都稱讚的酸香料理。 28:10|麟手作料理與日練玫瑰的訓練法 教出世界第二的學生,只因每天一刀一花地練。 30:30|肝囤趣事與傳承心願 經典技藝背後的笑與淚,六月將再聚一堂共辦私密紀念宴。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March 27, 2025
來自全台灣罕見傳承第五代的辦桌世家- 渡小月扛霸子、第四代陳兆麟, 來到豐食光podcast,揭開五代烹飪傳奇。 兆麟師傅在節目中,深入分享家族五代的烹飪傳承, 以及如何從街頭到校園福利社, 在到把世界冠軍留在台灣的美食故事。 他透露,家族成員對廚藝一直懷有高度熱情, 家族成員也頗有傳奇性色彩,如兆麟師傅談到自己父親時提到, 他的父親不僅是運動員,還是馬拉松選手和橄欖球手。 除外,家族的每一代都在飲食文化中留下獨特印記, 從大家從來沒聽過用芭樂乾煮的蒲燒醬、現在少見的鴨蛋糕等, 早期的家族足跡除了遍布北台灣各大鄉鎮, 甚至還進入校園福利社,提供各式在地美食。 從切仔麵、蒸米粉、紅豆湯到燒餅, 也創下校內第一家販售泡麵的紀錄, 展現了家族在飲食市場的創新能力。 2003年,陳兆麟曾主持總統陳水扁的國宴, 將宜蘭美食推向高檔外交舞台。 他從小就開始學習烹飪, 兆麟師說自己是一個喜歡比賽的選手, 曾經在新加坡舉辦的美食展上獲得世界冠軍, 把世界冠軍成功留在台灣,也曾獲得30萬的獎金。 在烹飪技藝上,陳兆麟不斷追求創新。 他曾在日本考察時看中一個特殊容器, 返台後央求陶藝家弟弟協助,客製一個鹽製湯盅。 這個創新設計可以讓湯品上桌時仍保持滾燙溫度, 展現其對烹飪細節的極致追求。 陳兆麟用創新精神和堅持, 不僅完整傳承家族五代烹飪技藝, 更將台灣在地美食推向國際舞台, 成為台灣美食文化的重要傳播者。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March 13, 2025
這集《豐食光》來賓,為再次來訪的飲食文化作家 胡川安, 透露自己常「用故事換吃的」, 他的旅程總伴隨著朋友與故事, 並將台灣飲食文化化為一場場生動的探險。 如台南的公休日知味到牡丹的大魯麵,再到辦桌的熱鬧人情, 胡川安用味蕾書寫台灣的多樣性, 讓聽眾在笑聲中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溫暖與創意。 如果你也愛吃愛聽故事,這集絕對不容錯過! 內容摘要: 00:43 - 02:32 重點一:以人際關係開啟飲食探險 胡川安分享了他如何透過朋友網絡展開美食之旅。他提到與「魚夫大哥」的相識始於2019年一封邀請演講的信,魚夫不僅免費演講,還帶他探索台南美食,如安平的慶平海產。這段展現了他「以人帶路」的飲食考察哲學,強調朋友間的真誠互動如何豐富了他的飲食故事。 精華語錄 [01:32] 「我覺得每次都好像在探險,就認識歷史人物。」 - 11:26 - 14:25重點二:飲食中的歷史與創意 胡川安將飲食與台灣歷史緊密連結。他提到拍攝《台灣Plus》時,從台南虱目魚粥(源自菲律賓,卻因台灣去刺技術獨特)、基隆沙茶(1949年引進)、滷肉飯(因日本蓬萊米誕生),到桃園原耒蔬菜(用科技外銷北歐),這些食物反映了台灣與外來文化的交融及創新。他強調台灣人「奇怪的創意力」,讓這座小島的飲食文化充滿驚喜。 精華語錄 [14:14] 「台灣人一直在用新科技來做新東西…台灣人在創造食物上面,完全創意力最好。」 14:35 - 18:06重點三:辦桌的人情味與在地化 胡川安對台灣辦桌文化的熱愛是另一大亮點。他回憶小時候路邊辦桌的熱鬧(甚至有脫衣舞表演),認為其核心在於「最親近的吃到最好吃的東西」。他提到鹽水蜂炮期間,朋友在家以虱目魚頭湯等作為前菜,再請辦桌師傅上菜,展現誠意與豐盛。他認為現代辦桌正回歸在地特色,從依賴外來高級食材轉向展現本地風味。 精華語錄 [15:15] 「那是最有人情味的一個地方。」 08:18 - 09:02重點四:小吃與Fine Dining的靈魂 胡川安認為Fine Dining的核心是「吃到廚師的靈魂」,如好友Nobu將熱情融入料理摘星;而小吃則講究「誠意與新鮮度」。他批評有些老店品質下滑,轉推朋友的鄭興珍餅舖,顯示他對傳統與創新的平衡觀點。 精華語錄 [08:31] 「這才是Fine Dining的核心…你是想要吃到這個藝術家的表演。」 18:46 - 19:42重點五:用食物書寫台灣歷史 胡川安透露他的寫作計畫,第一本書《台灣小吃》收錄60種食物,每篇2500-3000字,希望透過飲食讓讀者看懂台灣歷史。並強調這種多樣性視角有別於線性敘事,展現他獨特的飲食歷史觀。 精華語錄 [19:10] 「60個看完可以把整個台灣的歷史也看懂,就透過食物去看台灣的歷史。」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