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電力公司》是一個訪談型Podcast節目,輕鬆且愉快的聊聊資優生與學霸除了成績以外的各個面向,這裡不會教你如何考上頂大,而是分享「電神」們在榜單以外的有趣事蹟。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8/20/2023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October 13, 2024
「小時候我會覺得說,我身體不方便,我能安穩過一輩子,有個工作,有溫飽就好,但我之後就問自己說,為甚麼我要設限自己呢?假如我不設限,生活會不會更好玩一點?誰會想到肌肉萎縮的人可以去練滑板?與其跟自己說做不到就放棄,不如一步步鋪路。腳好痛我可以綁起來,手好痛我可以買繃帶,一步步走,一步步解決。」 今天邀請到的來賓我的建中學弟顧文凱Kevin,顧文凱自幼罹患罕見疾病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CMT),四肢肌肉萎縮,只剩右小拇指能發力,並需要以輪椅代步,到國小的時候,視神經也跟著退化,需要用視覺輔具來上課。但是顧文凱並沒有因此選擇一個妥協的人生,反而選擇挑戰和克服,其中我最佩服文凱的部分是他在運動方面的努力。 「運動的方面我會把能嘗試的都嘗試看看。嘗試過比較不方便的像是羽球,因為電動輪椅有0.5秒的延遲,所以很難打到球,但是也有能克服的像是桌球,雖然我手不方便握球拍,握了用力揮會飛掉,我就想有甚麼方式可以克服,就想到用彈性繃帶綁在手腕上面能比較穩住球拍,並用手背的方式來揮,雖然會有一個角度打不太到,但是練習久了,也是能跟同學來回很多下。」 「身障滑板的部分,我則花了快半年來研究要怎麼克服,從一開始完全沒保護,發現才滑十分鐘,手就完全流血了,之後就開始研究有甚麼方式可以讓我不再那麼痛,一開始是用手套,但發現CP值太低了,每次都要換新的,就開始換成繃帶,但是繃帶不夠厚,我就買那種補沙發的牛皮,一次剪一小塊貼在有繃帶的地方。甚至有一次我把女生的內衣剪破,拿出裡面的海綿墊片,裝到爸爸的摩托車袖套裡面,就是為了能克服不舒服的問題。我就是每次哪裡有痛,我就會研究各種方式,讓自己不要那麼痛或是不方便。」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是非常佩服和不可置信的,因為假如我是文凱,我可能頂多嘗試一兩個月就宣布放棄,去做一些其他比較輕鬆並適合我的運動,但是顧文凱沒有這樣的打算,儘管會流血和不舒服,但還是會凌晨四點到凌晨六點爬起來,就為了去提前搶場地練習滑板,並且嘗試再嘗試,克服再克服,最重要的是,樂在其中並享受著。 除了運動方面,文凱在其他方面也做足了努力,在建中高二的時候創立新的社團Minecraft研究社,高三時申請上台大財金系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企管,並且嘗試創業,創立了自己的線上家教平台。而在這之中,我特別想額外提到的是文凱父母的努力,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聽到文凱父親對文凱說的一句話。「要幹嘛我都會支持,如果是想做但只是因為手腳不方便而做不到的,我就當你的手腳,幫你去做。」 文凱的父母們非常的偉大,像是爸爸會凌晨起來載文凱去滑滑板,並且幫忙穿戴護具與綁繃帶,媽媽則是一開始很反對文凱從事這項極限運動,會擔憂會害怕,但是還是會支持並凌晨起床跟著過去運動。更不用提到小時候那段帶著文凱到處求醫數年卻連得到甚麼病都不知道,並被告知小孩可能活超過不了一年的那種艱難與痛苦,而這些他們都與文凱一起度過了。 本集重點: 1. 身障運動會遇到的困難 2. 學習與社交上的不便與克服 3. 父母的偉大付出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June 2, 2024
「不要一直用自己過去的經歷來說服小孩選哪條路比較好或是選哪條路非常不好,雖然出發點是好的,想讓小孩少走一點歪路,但你跟小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個體,興趣不同、能力不同、時空背景也不同,況且走哪條路不會遇到挫折的、不會走歪路的?就算選錯了有如何?一切都有轉圜的餘地。」 「許多家長會在孩子摸索、選擇階段時,說這條路怎樣怎樣,另外一個選擇比較好,尤其是在選類組、大學科系的時候最常發生,當然可以分享並提供意見,但不要很強硬地要求,一直想要孩子走上你想要、你認為好的道路,那孩子甚麼時候才可以自己做決定?而這決定究竟是對他來說是好的還是對你來說好的?」 這集訪問到的來賓是前建中校長徐建國校長,在我就讀建中期間,完全沒有機會跟校長私底下聊一個小時,所以對於校長的印象都停留在每天會在校門口跟我揮手的人,這集會深度地聊校長從國小、國中、高中老師、行政、校長,一路在教育界深耕的故事。 校長處理過非常多家長和學生之間的爭執,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句,「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為爸媽心目中想要的樣子。」這句話在選科系期間最有感,校長見證過無數因為孩子不想讀醫學系或特定科系而發生家庭革命,覺得非常遺憾,也希望能透過這集能幫到一些家長和學生們。 而校長也提到許多建中的老故事,像是學生們如何一步步爭取中午期間可以到外面吃飯,從一開始限制外出證的數量,到後來慢慢增加能出去的名額,到現在完全地開放,還有像是爭取不要穿制服之類的有趣故事,現在建中生習以為常的日常其實是過去學長們努力爭取的成果。 最後,校長跟家長們提到,「多給孩子一點成長、選擇、嘗試錯誤的空間,雖然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少走歪路,但越愛他不是應該讓他能有更多嘗試的空間嗎?為他們提供更多不同體驗、探索、學習的機會,最後讓他們自己做決定,我想這對孩子會是更好的安排。」 本集重點: 1. 建中的老故事 2. 教育的本質是甚麼? 3. 家長和學生的矛盾如何解決? 4. 給家長和學生們的建議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May 12, 2024
「你不要出聲音喔,萬一出聲音,可能明天就看不到媽媽了。」 這集我們訪問的是黃士豪Will,Will是台南一中畢業、成功大學學士、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管理碩士,現任新加坡金融教育科技新創 GoodWhale 共同創辦人暨 CEO,推廣財務學習是基本人權,最近有一本新書這《這輩子賺多少才夠》,這集會從財務的角度去看教育。 小時候Will的家境是非常不好的,爸爸沉迷於賭博,欠下一大筆債務,因此Will常常需要隨著媽媽和另外兩個小孩四處搬家、躲債,而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半夜熟睡中的Will聽到一大群摩托車和叫囂的聲音,伴隨著「蹦!」的一聲,整塊玻璃碎成滿地,而這時候,Will的姊姊趕緊叫他們不要發出聲音,因為一旦發出聲音,可能就會再也見不到媽媽。 而明早起來的時候,Will目睹正在清理碎玻璃的媽嗎,流著淚、別開臉,不想讓小孩看到脆弱的那面,成了Will一輩子都忘不掉的畫面,而這時候Will在心中默默發誓,一定要認真讀書,因為讀書是少數能讓他翻身的機會,且未來絕對要改變這種狀況。 接著Will就一路讀很好的學校,但在大四的時候,面臨了一個非常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是一直在工地工作的父親,身體出了很大的狀況,需要一大筆醫療費,對還有一堆債務、每個月入不敷出的家裡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另一方面是好不容易申請到英國碩士,但卻得因為家裡的事情考慮要不要放棄,去走一個相對穩健的公務員路。 「家人朋友希望我考公務員,但我卻認為所有的努力都付出一炬,為甚麼一路上我比別人付出多那麼多,卻在這時候需要放棄? 為甚麼自己沒有做錯甚麼,卻注定為上一代的過錯受罰?」 最後Will做了一個計算,在未來十年內,公務員能賺到的錢的總和,與英國碩士讀一年學費全部自己出,接著九年能賺到的錢相比,何者賺到的錢比較多還有何者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Will選擇了後者。 但是選了之後,去英國的狀況不像是想像中的那麼光鮮亮麗留學生活,Will連買書的錢都付不起,甚至剛住進宿舍的第一天,附近就發生命案,這時候Will開始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做對的選擇,負面情緒不斷湧上來,一直問自己究竟是不是做對的選擇? 而就在這時,Will拿起一張白紙,開始寫下五個目標,像是學好英文、有個好工作、有個漂亮的國外履歷之類的等等,開始問自己,「我還能做甚麼?」頓時,所有的不安、惶恐、焦慮、退縮都消失不見,剩下的就只剩下,「要達成這些目標,我有甚麼可以努力的?」 正當大家認為Will 人生開始要一帆風順,苦完也差不多要甘了,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Will 畢業即負債三千萬,甚至需要與許多高利貸交手,因此Will很懂得在窮的時候如何管理財務,這些精采內容都會在本集的podcast和Will的新書中提到,大家趕緊去聽去看! 在《這輩子賺多少才夠》這本書中,Will不只是談論財務管理,更多的是追求人生的整體性,我看過許多的理財書都有那種銅臭味,但Will的這本絲毫沒有讓我有那種感覺,反而會提醒讀者們說,「錢只能解決錢帶來的問題,錢絕對不是越多越快樂,錢只能解決沒有錢帶來的不快樂。」 本集重點: 1.財務學習是基本人權 2.負債三千萬還清 3.錢只能解決錢帶來的問題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SoundOn</a>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