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黃淑文
<p>黃淑文,作家,心靈繪畫老師、色彩諮詢師、YAI國際靜心引導老師,並為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金牌獎得主。<br><br>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作品獲臺灣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因為養育兩個孩子,重拾當作家的夢想,2005年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br><br> 2013年,帶著20年前任教時,保留的一張學生14歲時所繪櫻木花道的插畫,到監獄探視該生後,發願終身成為受刑人的老師。<br><br> 為了完成西藏長篇小說,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11萬個大禮拜,並在西藏薩嘎達瓦佛月,親自到釋迦牟尼佛前,用大禮拜環繞大昭寺八廓街一圈,於2020年出版獻給讀者的生命之書:《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教育部‧國家圖書館評此書為「透過文字療癒心靈,是激勵讀者靈性成長的小說」。為博客來心靈勵志年度百大暢銷書。<br><br><br><br><br>讀淑文的書,就如她牽著我們的手,和她一起走過生命的巡禮。淑文的文字,就如她的人,質樸溫暖,真誠坦白。<br><br><br><br>邀請你,和淑文一起探索心靈,用愛讀懂真心,讀懂你自己。<br><br><br><br>淑文的作品:《太陽與生命之樹:愛的覺醒之旅》《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人生難免會有傷》《在愛裡活著》《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最長的辭職信》《趁著年輕去流浪》(雲門流浪者計畫)《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媽媽的讀心術》等九本書<br><br>黃淑文心靈書房粉絲專頁<br>https://www.facebook.com/free.sun.heart<br><br></p><p><br></p>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2/22/2024
Email Addresses
0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June 28, 2024
<p>網路流傳一篇文章《印度靈性教導的四句話》,我覺得很棒。</p><p>■第一句:無論你遇見誰,都是對的人。</p><p>■第二句: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p><p>■第三句: 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p><p>■第四句: 已經結束的,已經結束了。</p><p> 這四句話,讓我想起出生前計畫,靈魂和靈魂之間是有約定的。靈魂相約一起來地球,透過一段關係、一個創傷、一段情、一份緣,學習你今生擬定的功課。因此,你今生不管遇到誰,善緣還是惡緣,都不是偶然的,他們都是因為你所擬定的生命計畫,和你一起相約而來。因此,「無論你遇見誰,都是對的人。」</p><p> 他們也許照顧你、疼愛你、傷害你、遺棄你,都是在該發生的時候發生,「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因為一定要那樣發生,你才會學到你該學的。</p><p>某方面來說,他們是為了你而來。惡人也是為了成就你,讓你學會如何堅強,在痛苦中學習照顧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甚麼。</p><p> 「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這句話,有點像佛法所講的因緣和業力,償還你該償還的,學到你該學的,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之後,有的人會離開,有的人會改變和你相處的模式,惡緣也有可能轉成善緣,當你的學習告一段落,「已經結束的,已經結束了」,這時候的你反而需要學習放下,才能繼續往前。</p><p>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用這種珍惜去面對你所遇見的每個人,因為你必須學習,才會遇到你眼前這個人,如果你不需要經由這個人學習,這個人根本不可能在你生命中出現。順著緣分流轉,把痛苦當作你今生的學習功課,不管我們今生遇到誰,惡緣善緣都要去圓滿,才不枉費你今生來地球走一遭。</p><p> 謝謝大家聽淑文分享。我們下回見喔。<br/><br/>黃淑文心靈書房粉專<br/>https://www.facebook.com/free.sun.heart</p>
June 21, 2024
<p>有一回和老朋友聊天,她說,她總是在後悔,猶豫,不敢往前,對自己沒有信心。漸漸的,很多年過去了,有一天突然恍然大悟。在未來等著她的,其實充滿各種可能,為甚麼她要一直拿過去的失敗來限制自己呢?</p><p> 越是空想,越是蹉跎,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能實現夢想的時間就越來越短了。不如馬上行動。</p><p> 於是,朋友鼓起勇氣,列出十個未完成的夢想,準備一項一項去完成,她說,即使有一天突然走了,不管夢想有沒有全部完成,至少她感覺自己的餘生,都活在夢想裡,死的時候,懷抱夢想而死,為靈魂留下一個印記。下輩子就會提醒自己早一點為夢想而活,不再浪費時間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p><p>朋友離開後,我也試著列出十個未完成的夢想。我心想:我一直這麼努力。最想完成、該完成的,其實都差不多做完了。已經50幾歲的我,還列得出十個未完成的夢想嗎?</p><p>沒想到,靜下來,慢慢細想,自己還想做什麼?還有什麼是自己以前不敢想其實還是可以試試看的?或者,有什麼是因為自己已經五十幾歲,潛意識限制自己綁住自己不敢去行動的?我慢慢想,越想越深,最後竟然也列出了10個未完成的夢想,把我自己嚇一跳!</p><p> 今天跟大家分享《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裡面的這句話: 「生命需要勇氣,你不做,不願意戰勝自己的恐懼,永遠不知道生命會不會出現另一個結局。」其實當初這段話,是寫給我自己看的。因為我沒有寫過長篇小說,原本很擔心自己的新嘗試會失敗。沒想到,後來出版會得到讀者熱烈的迴響。</p><p>從原本很害怕,沒有信心,到後來越寫越投入,我這才想起,寫長篇小說一直是我的夢想。如同書中,甲木薩告訴雪雁:「或許在很多時刻,你以為自己忘記了,但在某個不經意的當下,曾經留在心頭的痕跡,又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妳的面前呼喚你,只是為了延續你之前未完成的,害怕面對的,甚至是故意遺忘,忽略的。」<br/><br/>淑文想給讀者一個鼓勵,當你所渴望的,害怕的,未完成的,重新來到你面前時,給自己一個機會,鼓起勇氣,跨出一步去試試! 走在自己所愛的路上,人生永遠不會嫌晚。</p><p>謝謝大家聽淑文說故事。我們下回見喔!<br/><br/>黃淑文心靈書房<br/>https://www.facebook.com/free.sun.heart</p>
June 14, 2024
<p>大學畢業後,我經歷了爸爸、媽媽、好友、學生各種死亡的傷痛,每次一想到爸爸臨終前全身插管的遺容,心裏就很難受。這時我會提醒自己,我所看到的遺體是爸爸今生的「業報身」,他的靈魂已經開啟新的旅程,擁有新的人身。</p><p>不管是哪一個宗教,幫助臨終者或已經往生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予愛,讓他們很安詳的面對自己的死亡。</p><p> 索甲仁波切認為,死者或臨終者,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會很沒有安全感。如果我們給出的愛,不是一般的愛,而是經過佛菩薩的加持,這樣的愛會很有力量。</p><p>我們可以觀想臨終者或死者的遺體都融入了光,觀想佛菩薩的光進入他們的心中,淨化了他們。因為我們的身體與今生的業力有關,當我們觀想臨終者和死者遺體融入了光,就創造了一個有利的條件,讓他們能夠在光中淨除負面情緒和業障。</p><p> 這個方法,當然是針對佛教徒所提供的。因此,當我想起基督徒的爸爸,我就把佛菩薩的光,轉換成上帝慈愛的光芒守護著爸爸,一樣可以讓我糾結的心,慢慢得到平復。</p><p> 面對家人的離逝是最艱難的,不要苛求自己,規定自己何年何月一定要走出來,或殘忍的要求自己不要哭。想念逝去的家人,我會提醒自己,只要傷心就為他們念佛、禱告、祈福,以他們的名義做好事。</p><p> 每次去探望爸爸媽媽,我們兄弟姐妹會一起帶著我們的孩子,一起懷念爸爸媽媽生前的優點,大聲說出來,告訴下 一代,同時也會把父母的美好活在我們身上,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p><p>探望父母時,我們也會去思考生死無常給我們的提醒。比如:</p><p> 要怎麼活著,才能減少生命的遺憾?</p><p>要怎麼照顧自己,才能讓自己死得平靜安詳?</p><p>如果明天你就會死去,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不把握活著的時候趕快去做?)</p><p>這一生,你做了哪些事,足以證明你沒有虛度此生呢?</p><p>如果我們經常觀修死亡,了解死亡隨時都會發生,你會發現,活著的每一刻都變得非常寶貴。甚至會去思考,什麼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等到自己快要死了,或家人朋友臨終時,才開始想要面對死亡,往往都已經太遲了,那時便會後悔自己沒有過好這一生,或者因為虧欠家人朋友而留下遺憾。</p><p>每個人離開,都有一個時間點。當一個人離開,表示他該給你的都已經給你了,你要帶著他留給你的寶藏繼續自己的人生。把死亡的痛苦,轉化為生命的提醒,讓自己活得更積極,不再虛度光陰。讓自己好好活下去,才是懷念過世的家人最好的方式。</p><p> 謝謝大家聽淑文說故事。我們下回見喔!</p><p> 黃淑文心靈書房https://www.facebook.com/free.sun.heart</p>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